阿连诗语已通神,玉板霜毫不厌珍。
老我簿书安用此,自应回施与青春。

【解析】

“阿连”即何逊,南朝梁著名诗人,字休渊。“诗语已通神”,“诗语”,即诗歌的语言。“诗语已通神”,是说诗歌语言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玉板霜毫不厌珍”,玉板是古代帝王的印章,这里指何逊的诗作。“不厌珍”意为何逊的诗作被后人珍视,不因时间而失去价值。“老我簿书安用此”,作者说自己的一生都在从事文书工作,这些工作与诗歌无关,因此对于这些诗歌是用不着的。“应”,一应。“回施”,施舍之意。“春”,指春天,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自应回施与青春”,意思是说何逊的诗歌应该回报给那些在春天里度过美好时光的人。

【答案】

诗句译文:何逊的诗歌语言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何逊的诗歌被后人珍视,不因时间而失去价值。何逊一生都在从事文书工作,这些工作与诗歌无关,因此对于这些诗歌是用不着的。作者说自己的一生都在从事文书工作,这些工作与诗歌无关,因此对于这些诗歌是用不着的。何逊的诗歌应该回报给那些在春天里度过美好时光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何逊诗歌的高度赞扬,并对其人生经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第一句“阿连诗语已通神”,是对何逊诗歌的极高评价。“阿连”即何逊,南朝梁著名诗人,字休渊。“诗语”即诗歌的语言。“诗语”已达到通神境界,意味着其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这既是对其诗歌本身的肯定,也是对他的人品的褒扬。

第二句“玉板霜毫不厌珍”,是对何逊诗歌价值的高度评价。“玉板”为古代帝王之印章,这里指何逊的诗作。“不厌珍”意在表达何逊的诗歌被后人珍视,不因时间而失去价值。何逊的诗歌之所以被后世如此珍重,与其个人品质密不可分。

第三句“老我簿书安用此”,是对作者自身生活状态的说明。作者自言自己一辈子都在从事文书工作,这些工作与诗歌无关。“簿书”,是指官府中处理文件、记录事情的书册。这里指的是公务文书。“安用此”,意为这些工作与诗歌无关,因此对于这些诗歌是用不着的。

第四句“应”,一应。“回施”,施舍之意。“春”,指春天,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自应回施与青春”,意思是说何逊的诗歌应该回报给那些在春天里度过美好时光的人。这里的“回施”,是归还的意思,是说何逊的诗歌应该回归到春天中去,与春天的美好时光一起共享。

第五句“自应回施与青春”,是对第四句的补充和延伸。何逊的诗歌应该回报给那些在春天里度过美好时光的人,那么何逊的诗歌也应该回报给春天本身。春天本身就是美好的,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人们向往和热爱的季节。何逊的诗歌应该回报给春天本身,让春天更加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