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芝奇树谩前闻,未若斯花叶气薰。
种向春台岂无象,望中秀色似卿云。
太平花
紫芝奇树谩前闻,未若斯花叶气薰。
种向春台岂无象,望中秀色似卿云。
注释:
太平花:指牡丹。
漫前闻:以前听说过的只是牡丹的花名。
种向春台:将牡丹种植在春天的庭院里。
无象:没有其他的象征或比喻。
望中秀色:从远处看,牡丹的颜色就像你(王昌龄)一样美丽、高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题龙兴寺牡丹》。全诗通过赞美牡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紫芝奇树谩前闻”,诗人用紫芝奇树来比喻牡丹,强调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紫芝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而奇树则是指那些罕见、珍贵、稀有的植物。诗人通过这种比喻,突出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的卓越之处。
次句“未若斯花叶气薰”,诗人进一步赞美牡丹。他认为,虽然紫芝奇树很美,但仍然不及牡丹的香气迷人。这里的“薰”字既表示香气,也隐含着牡丹的芬芳扑鼻,令人陶醉。
第三句“种向春台岂无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牡丹种植之地的设想。他将牡丹种植在春天的庭院里,认为这样既能欣赏到牡丹的美丽,又能沐浴阳光雨露,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境。
最后一句“望中秀色似卿云”,诗人以“卿云”来形容自己眼中的牡丹,暗含了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描绘。他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牡丹一样,充满美丽和光彩。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昌龄诗歌的特点,即善于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