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
谁谓坚高处,真成竭蹶来。
人情伤蹭蹬,学力讳迟回。
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

次韵答罗鄂州二首

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谁谓坚高处,真成竭蹶来。

人情伤蹭蹬,学力讳迟回。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

注释:本诗为宋朝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对人生困境和挫折的思考,以及在人生道路上的挣扎与困惑。相望才信宿,出,尚徘徊。相望才相信已经过了一天一夜,但一离开就又回来了。“相望”指彼此思念之情,“信宿”指过夜、经过一晚,“出”指离开某地,“尚徘徊”意为仍在徘徊,犹豫不决,不能决断。

谁谓坚高处,真成竭蹶来。谁谓坚高是指人们认为的高处或困难的地方,“坚高”形容事物非常艰难或难以攀登,“竭蹶”意为疲惫不堪,努力挣扎的样子。“真成”表示结果真的如此,“竭蹶来”意味着由于各种原因,如劳累、困难等,最终不得不放弃或退步。此句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人情伤蹭蹬,学力讳迟回。人情伤蹭蹬指的是人在面对挫折时感到痛苦和失落,“蹭蹬”形容事情不顺利或进展缓慢,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期望。“学力讳迟回”是指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愿意承认,“讳迟回”意为避免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意承认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有限或有所欠缺。此句反映了人们在人生路上遭遇失败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欲火焚林去比喻欲望像火焰一样燃烧,不顾一切地追求;“水一杯”意指生活中需要节制欲望,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句反映了人们在追求成功和满足欲望时可能带来的后果和代价。它提醒人们在追求过程中要平衡好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要过于执着,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与欲望。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挑战,以及面对困境时的犹豫和不安。诗人以“相望”“出”等意象描绘了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却又常常陷入困惑与徘徊的情景。通过对“坚高处”和“竭蹶来”的描述,揭示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人情伤蹭蹬”和“学力讳迟回”则反映了人们在面临挫折时的心理反应和自我安慰的方式。最后一句“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则以自然界中的“水”为喻,暗示了在追逐名利和欲望的过程中需要有节制,否则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整首诗既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勇敢,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节制的欲望和正确的处世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