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里听儿辈,杯行话日期。
别来三剥粽,忆著四颁衣。
久病忘前后,斯言果是非。
只疑清夜梦,曾到九门归。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重五听谈昨梦”
- 注释: “重五”指的是端午节,传统节日之一。“听谈”可能指听到别人讲述或讨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故事。“昨梦”意味着这是在梦中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或对话。
第二句:
“节里听儿辈,杯行话日期”
- 注释: “节里”指节日中或节庆期间。“儿辈”指的是家中的孩子们。“杯行”可能是指用杯子进行某种活动或仪式。“话日期”可能是指通过对话了解时间或日期的安排。
第三句:
“别来三剥粽,忆著四颁衣”
- 注释: “别来”可能指分别已久。“三剥”是粽子的一种制作方法,需要反复剥去外皮。“忆著”表示回忆或怀念。“四颁衣”可能是对过去某一时期特定衣服的描述。
第四句:
“久病忘前后,斯言果是非”
- 注释: “久病”指的是生病。“忘前后”可能是指生病后忘记了事情的前后顺序。“斯言”指的是刚才所说的话或表达的观点。“果是非”意味着这些言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值得怀疑的。
第五句:
“只疑清夜梦,曾到九门归”
- 注释: “只疑”表示只是怀疑或不确定。“清夜梦”可能是指在一个清澈宁静的夜晚所做的梦。“九门”是中国历史上长安城的一个重要城门,这里可能是指梦境中的城门。“曾到九门归”意味着曾经在某个时候回到过这个梦中提到的城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传统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节日的怀念和对过往记忆的追忆。诗中使用了“听谈”、“杯行”、“剥粽”、“颁衣”、“久病”、“忘前后”、“斯言”、“只疑”、“清夜梦”等关键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节日场景和人物活动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交织描述,展现了对于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