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散炎毒,微风生早秋。
清凉人意足,厌浥草光浮。
夜枕梦新熟,晓窗梳不收。
茅栏听好语,香稻起西畴。
小雨
小雨散炎毒,微风生早秋。
清凉人意足,厌浥草光浮。
夜枕梦新熟,晓窗梳不收。
茅栏听好语,香稻起西畴。
译文:
小雨轻轻洒落,驱散了酷热,带来一阵凉爽的秋风。
清凉的气息让人心满意足,仿佛能抚平所有的烦恼。
夜晚,我躺在枕头上梦想着丰收的景象,而清晨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还未能整理好发髻。
在茅草编成的围栏旁倾听着人们的欢声笑语,闻到远处稻田里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赏析:
首句“小雨散炎毒,微风生早秋。”描绘了雨后初秋的景象。小雨带来了清凉,驱散了炎暑,微风拂过,带来了秋天的气息。这里的“炎毒”和“早秋”分别用来形容夏天的酷热和秋天的凉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清新感受。
第二句“清凉人意足,厌浥草光浮。”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对人们心情的影响。雨水洗净了尘埃,使人的心情变得舒畅愉悦,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清新、愉快的气息。这里的“厌浥”形容雨水打在草叶上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第三句“夜枕梦新熟,晓窗梳不收。”表现了诗人在梦中体验收获的喜悦。夜晚,诗人躺在床上沉浸在甜美的梦境中,梦见自己亲手收割了成熟的庄稼,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溢于言表。然而,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时,诗人却发现自己的发髻还没有来得及梳理整齐,这种现实与梦境的落差,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喜悦。
第四句“茅栏听好语,香稻起西畴。”描绘了诗人在田间聆听农夫们的对话,闻到了稻谷散发的香气。这句诗通过听觉和嗅觉的双重体验,传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和他们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人站在茅栏下聆听农人的谈话,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劳与智慧;而远处稻田中的稻谷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这种场景不仅令人感到温馨和美好,也让人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