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对膺图日,群生望治时。
忽闻公已病,相顾事堪疑。
竟作堂堂去,空书咄咄词。
眼中衰剉尽,持底送灵輀。

【注释】对:对着。膺:承。公已病:指黄尚书病重。相顾:互相看着。咄咄词:形容文采横溢,语势逼人。衰剉:衰老。

【赏析】这是一首挽诗,作者通过描写黄尚书的不幸去世,抒发了对这位贤良之臣的哀悼之情。全诗以“叹”为线索,从黄尚书得悉自己将去世的消息开始,一直写到最后他去世时的情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首联“嗣对膺图日,群生望治时”,点明黄尚书在世的时候,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当黄尚书得知自己将去世的消息时,不禁感叹自己的一生未能实现大志。这一联表达了对黄尚书的敬仰和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

颔联“忽闻公已病,相顾事堪疑”,进一步描绘了黄尚书病重时的凄凉景象,以及众人对他的病情感到担忧和疑惑的心情。这里的“忽闻”二字,既写出了黄尚书病情突然恶化的事实,又表现出了人们对此消息的反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真实。

颈联“竟作堂堂去,空书咄咄词”,则是对黄尚书离世前情景的描绘。这里用“竟”字表示黄尚书生前的威武形象,用“空”字表达出他在世时文才横溢、言辞犀利的特点。然而,这些美好的品质却在他离世后才显现出来,令人深感遗憾。

尾联“眼中衰頳尽,持底送灵輐”,则是对黄尚书去世后的情景进行描写。这里用“眼中衰頳尽”来形容黄尚书年岁已高、身体日渐衰弱的状态,用“持底送灵輐”来表达人们对他的哀悼之情。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黄尚书离世后的哀思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黄尚书生前事迹的叙述,以及对其离世后情景的描述,展现了这位贤良之臣的崇高形象和伟大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黄尚书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