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敛未敛云溶溶,似见未见山眬眬。
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
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
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蒙苍莽中。

题潇湘霁雨图

欲敛未敛云溶溶,似见未见山眬眬。

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

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

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蒙苍莽中。

【注释】

  1. 《题潇湘霁雨图》:这是一首写潇湘山水的诗。潇湘:指潇、湘二水(今湖南省)。霁雨:天晴后下雨。
  2. 欲敛:想收敛。
  3. 未敛:不想收敛。
  4. 溶溶:云气流动的样子。
  5. 似见未见:似乎看到了又好像没有看到。
  6. 山眬眬(lóng):山模糊不清的样子。
  7. 衡宇:指高大的房屋,这里借代指建筑。
  8. 佛宫:佛寺。
  9. 罅(xiá):裂缝、空隙。
  10. 苍莽(cānɡmǎnɡ):形容草木茂密而昏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潇湘山水美景的赞美之作。
    首句“欲敛未敛云溶溶”,描绘了一幅云彩流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颔联“似见未见山眬眬”,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潇湘山水的深刻理解。他既看到了山的模糊轮廓,又仿佛看到了山的灵魂。这种朦胧的感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充满诗意。
    颈联“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则描绘了潇湘山水中的人文景观。诗人通过观察,发现远处的房屋虽然显得渺小,但仍然能够隐约辨认;近处的草树虽然矮小,却依然可以感受到其生机勃勃的气息。这种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则是诗人对潇湘山水的进一步升华。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潇湘山水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存在。这种魅力并非来自表面的景色,而是源自于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潇湘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