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自封姨不敢嗔,放教月姊伴游人。
不知滕六来何许,忽与天官竞此辰。
莲焰扑残惟种李,金波卷尽只铺银。
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元宵已四春。
幸自封姨不敢嗔,放教月姊伴游人。
滕六来何许,忽与天官竞此辰。
莲焰扑残惟种李,金波卷尽只铺银。
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元宵已四春。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幸自封姨不敢嗔:
- 这句诗表达了某种宁静或宽容的态度。”幸自”可能指庆幸自己处于这样的环境或者心境,而”封姨”可能是指月亮或星宿,通常在文学中象征着温柔的天象。”不敢嗔”则表达了一种不强求、不急躁的情绪。整体上,诗人似乎在欣赏这种平静的自然美,而不被纷扰的生活打扰。
- 放教月姊伴游人:
- 此句描绘了月光如姐姐般陪伴着游客的情景。”月姊”是对月亮的亲切称呼,表明月亮不仅美丽,而且具有亲和力,可以陪伴和照亮人们。”放教”意味着允许,说明月光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夜的生活。
- 不知滕六来何许:
- “滕六”可能指的是滕六亭或滕六桥等地名,也可能是对某种景象的描述(如滕六亭中的梅花盛开)。此处诗人表达了对于滕六具体位置的疑问,或许是因为滕六亭的美丽景色吸引了诗人,使他想要探寻其背后的故事或更深层次的美。
- 忽与天官竞此辰:
- “天官”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代表天上的官员,这里的使用可能是比喻性的描述。诗人用”忽与”表示突然之间,”天官竞此辰”则是说天界的官员们也参与了这场夜晚的竞争,使得原本宁静的夜空也变得热闹非凡。
- 莲焰扑残惟种李:
- 这句诗通过莲焰与李花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并存的意境。”惟种李”可能意味着只有李花在绽放,暗示其他植物已经凋零或未被注意到。莲灯虽然明亮但终将熄灭,而李花则持续绽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美的享受。
- 金波卷尽只铺银:
- 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来形容夜空的美丽。”金波”可能是指金色的光芒或反射,而”银”字则强调了雪的纯净和反光的效果。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夜晚天空中光芒与雪景相互映衬的美景,展现了一种视觉上的盛宴。
- 玉皇应是怜尧父:
- 这句诗表达了对天地间神灵的感激之情。”怜”在这里有同情和怜悯之意。”尧父”指的是古代圣明的帝王尧,这里的用法可能是借代,表达一种对大自然和宇宙的尊重和敬畏。
- 不做元宵已四春:
- 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的感慨。”元宵”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传统上是中国的节日之一。”四春”则意味着四季的变化。诗人可能在这种美好的夜晚里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感叹春天已经过去,新的一季开始了。这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时刻的珍视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