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床却坐对澄江,一点无风镜面光。
帆过生绡多少幅,书成斜雁两三行。
白沙翠竹却却净,古岸新堤曲曲长。
唤作渔郎无一事,烟中艇子许匆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格式要求”,是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 “胡床却坐对澄江,一点无风镜面光。”一句中,“胡床”即交椅;“澄江”指清澈的江水,“镜面光”形容江水像镜子一样平静。
- “帆过生绡多少幅,书成斜雁两三行。”一句中,“生绡”是丝织品,“斜雁”是指船帆,“两三行”形容书的行数不多。
- “白沙翠竹却却净,古岸新堤曲曲长。”一句中,“白沙翠竹”“却却净”指的是景色清雅洁净,“古岸新堤”则是指风景优美。
- “唤作渔郎无一事,烟中艇子许匆忙。”一句中,“渔郎”指隐士,“无一事”是指生活平淡,“烟中艇子许匆忙”则是指渔人忙碌。
-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上晚景:江边,有一把胡床(交椅),一个渔翁(自称)正在静静地坐着。他面前的江水十分清澈,像一面明镜,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彩。远处的帆船经过这里,船上的船帆好像生了一层薄薄的纱绢。近处,渔夫正坐在岸边,悠闲地写诗,他的字迹就像几只斜飞的雁。岸边的白沙和翠竹格外干净整洁,岸边曲折的小路一直延伸到远方。夕阳西下,渔夫在渔船上忙碌,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要干。
【答案】
译文:
江边,有一把胡床(交椅),一个渔翁(自称)正在静静地坐着。他面前的江水十分清澈,像一面明镜,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彩。远处的帆船经过这里,船上的船帆好像生了一层薄薄的纱绢。近处,渔夫正坐在岸边,悠闲地写诗,他的字迹就像几只斜飞的雁。岸边的白沙和翠竹格外干净整洁,岸边曲折的小路一直延伸到远方。夕阳西下,渔夫在渔船上忙碌,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要干。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小诗。诗人通过精细入微的观察,描绘了一幅江边渔人的晚景图。
首句点出人物。“却坐”二字写出渔翁悠然自得之态,“澄江”二句写渔翁面对的江景。“澄江”“无风”“镜面光”等词用得极妙,写出了江水的澄澈与平静。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则富有画意,为后文写景埋下伏笔。
三、四两句承前启后,写渔翁身边的景物。“生绡”“斜雁”都是比喻写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以及船只的稀少。“无一事”、“许匆忙”等词语,又为渔翁闲适的生活增添了几分别致。
第五句承上启下。“却却净”“古岸新堤”等词再次照应前三句,同时为第六句的写作做铺垫。
第六句是整首诗的重点,它承接前面的内容,写出渔翁的生活环境及其所从事的活动:他既无世事纷扰,也无世俗烦忙。
第七句是尾句,也是全诗的总结性结尾,它再次照应开头和前六句,同时又为后文作铺垫。
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远淡雅,给人以美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