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马南城吊楚王,寂寥迁国岁年长。
故宫白道埋春草,小市青旗挂夕阳。
时有野鸡吞堕珥,更无遗像镇祠堂。
只应平路桥边水,曾照当时后苑妆。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是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分析。本诗首联“过故宜城”、“寂寥迁国岁”,“过”,经过;“寂寥”,萧条冷清;“迁国”,迁都。颔联“故宫白道埋春草,小市青旗挂夕阳”意思是:在皇宫前的路上,长满了春草;小市的门前挂着青色的旗帜。颈联“时有野鸡吞堕珥,更无遗像镇祠堂。”意思是:有时野鸡啄食掉耳坠,没有遗像用来镇祠。尾联“只应平路桥边水,曾照当时后苑妆。”意思是:只应是平桥边的河水,曾经映照过当年后花园的梳妆。诗人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兴衰更替的深沉感慨。

【答案】

①首联写诗人来到旧地宜城,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②颔联写宜城的宫殿早已荒废,春草萋萋;小市上还挂着黄昏的旗帜。

③颈联写野鸡啄食掉耳坠,无人供奉;野花野草中也找不到供奉神灵的地方。

④尾联诗人想象当年后花园梳妆打扮的情景,如今只能从平桥下的河水中看到。

⑤赏析:诗人由南城回到北郊的家乡,触景生情,感慨良多。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故乡的历史遗迹。他来到宜城旧地,不禁想起楚国的亡国之君楚王来。楚王当年被迁到南方,这里已经荒凉冷落了。在这座古城里,只有那一条长长的白土道路还依稀可辨,而那曾经繁华的宫廷遗址,已被长满春草的荒地所覆盖。他来到宜城外的小街,只见那一座座店铺都关着门,街上的旗帜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醒目。诗人在这里驻足徘徊,久久不忍离去。他想起了楚王的荒淫失政,想起了他的宠妃郑袖吞人的恶行,以及那些被他抛弃的宫女们的命运。这些往事使他感到十分痛心。

⑥诗人离开宜城后,继续北上。他沿着平缓的道路前进,来到了一处古老的桥梁旁。桥边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他想,这条水流也许曾经照映过当年后花园里的佳人吧。他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万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