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西湖烂漫游,北山兰若更深幽。
骅骝蹀躞青林下,舴艋夷犹古渡头。
花满杨坡桃不语,声喧阴壑水争投。
可怜不共林宗泛,只有新诗许载酬。

已作西湖烂漫游,北山兰若更深幽。

骅骝蹀躞青林下,舴艋夷犹古渡头。

花满杨坡桃不语,声喧阴壑水争投。

可怜不共林宗泛,只有新诗许载酬。

译文:
已经作了西湖烂漫的游览,向北山的兰若寺更显深邃幽静。
马匹奔驰在青林之中,船只在古老的渡口徘徊不前。
桃花盛开的山坡上,没有花儿说话;山谷间回荡着声音,水流争先恐后地投入溪中。
可惜不能与林宗一起泛舟江湖,唯有寄情于诗歌以作答谢。

注释:

  1. 已作西湖烂漫游:指诗人在西湖游玩了很长时间。
  2. 北山兰若:指北山上的寺庙。兰若,意为佛教徒居住的地方。
  3. 骅骝(hú lǘ)蹀躞(dié xiè):指骏马奔驰。
  4. 舴艋(zé měng):小船。
  5. 杨坡:地名,位于杭州西湖附近。
  6. 林宗:指东晋时期名士谢安,字征士,号竹林七贤之一。
  7. 林宗泛:泛指与谢安一起出游赏景。
  8. 新诗:指作者的新作诗篇。
  9. 载酬:接受答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游玩西湖并感慨与林宗不同之游的诗。首句“已作西湖烂漫游”表达了诗人在西湖游玩的轻松愉悦心情,“烂漫游”形容游玩的方式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接下来两句分别描绘了北山兰若的深邃和船只在古渡头的徘徊不前。这里的“更深幽”和“夷犹”都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第三、四句转向自然景观,“花满杨坡”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桃不语”则表达了花朵无言的静美;“声喧阴壑水争投”则形容山谷中的水流声喧哗不绝,仿佛都在争夺着投入溪流。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山水之间形成了一种动人的画面。

最后两句回归现实,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他感叹自己无法与林宗一样泛舟江湖,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与林宗游历的不同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