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官府倦樊笼,飞堕浮岚紫翠中。
云外凭栏临过鸟,石间披闸看奔洪。
东风茭荡关心绿,落日桃溪尽意红。
更踏苏堤湖面去,玉霄光里跨晴虹。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一春官府倦樊笼,飞堕浮岚紫翠中。”
  • “一春官府”:指春天的官署或办公场所。
  • “樊笼”:古时用竹篾编成的笼子,比喻束缚或限制。
  • 这句表达了诗人厌倦了官府的生活,如同被囚禁在笼子里一般,感到身心俱疲。
  • “飞堕浮岚紫翠中”:形容云雾缥缈,景色如画,诗人仿佛置身于这迷人的自然风光之中。
  1. “云外凭栏临过鸟,石间披闸看奔洪。”
  • “云外”:形容景色非常开阔,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
  • “凭栏临过鸟”:形容站在栏杆上,可以观赏飞翔的鸟儿。
  • “披闸”:形容石桥上的栏杆,也暗示了一种豁达、超脱的意境。
  • “奔洪”:指奔腾的洪水,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界的壮观景象。
  • 通过这些描述,诗人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 “东风茭荡关心绿,落日桃溪尽意红。”
  •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东风茭荡关心绿”:春风拂过稻田,使得稻苗更加翠绿。这里的“关心”一词,既体现了春风的温暖,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落日桃溪尽意红”:夕阳西下,落日在桃溪中映衬出一片红色,这里的“尽意红”形象地描绘了落日余晖下的桃花溪景,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 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田园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 “更踏苏堤湖面去,玉霄光里跨晴虹。”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继续游览的意愿,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更踏苏堤湖面去”:表示诗人想要再次漫步在苏堤湖畔,感受湖面的美丽风光。
  • “玉霄光里跨晴虹”:形容在阳光明媚的天空下,穿过彩虹般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玉霄光”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彩霞或者日光,而“跨晴虹”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彩虹之下的情景,既有动感又有诗意。
  •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佳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春日湖上的美景刻画得栩栩如生。通过对“樊笼”、“浮岚”、“紫翠”、“飘渺”等词汇的使用,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官场束缚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中的“东风”、“碧波”、“桃花”、“彩虹”等意象,又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和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