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张公亦壮哉,雪蛆生处守边来。
绵裘六月冰如铁,土焙三更冷似灰。
栈踏曾云归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
沙头病士眠初熟,又见征人万里回。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此题的解答,考生要通读全诗,抓住诗歌的意象和关键词进行赏析。本首诗是一首七绝,描写了一位从边塞归来的士兵在沙地上病卧的场景。首句交代了诗人的归途;二、三两句写士兵所穿之衣和所食之饭;四、五两句写士兵所行之地;六、七两句写士兵的艰苦生活和士兵的思乡之情。
译文:
江海张公也真壮哉,雪蛆生处守边来。
六月里披着绵裘仍感到寒气逼人,土炉上焙烤食物三更天还像灰白。
曾经走过云层之上的栈道回到蜀国,船只驶过急流险滩下瞿堆。
沙头病卧的士兵初觉安稳,又见远行的征人踏上万里征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战士从边塞归来,躺在沙地上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意境苍凉。首句“张晋用晦自西和州来归”交代了这位战士是从西和州来的(即今甘肃成县),表明了其归途中经过艰难险阻,而归途又非常遥远。第二句“江海张公亦壮哉”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从边塞归来的士兵的赞美。“壮哉”一词突出了这位士兵的豪情壮志。接着,诗人描绘了他身穿棉裘、口吃粗粮、脚踩冰地、手执铁鞭、身经霜雪等艰辛生活。这些生活细节都表现了他为守卫祖国边疆而不畏艰险、不惧严寒的坚强意志。最后两句,“栈踏曾云归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则是通过写他曾经走过栈道、乘船而下瞿堆等经历,来表现他在戍守边疆过程中的辛勤和劳碌。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战士从边塞归来,躺在沙地上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意境苍凉。首句“张晋用晦自西和州来归”
交代了这位战士是从西和州来的(即今甘肃成县),表明了其归途中经过艰难险阻,而归途又非常遥远。第二句“江海张公亦壮哉”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从边塞归来的士兵的赞美。“壮哉”一词突出了这位士兵的豪情壮志。接着,诗人描绘了他身穿棉裘、口吃粗粮、脚踩冰地、手执铁鞭、身经霜雪等艰辛生活。这些生活细节都表现了他为守卫祖国边疆而不畏艰险、不惧严寒的坚强意志。最后两句,“栈踏曾云归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则是通过写他曾经走过栈道、乘船而下瞿堆等经历,来表现他在戍守边疆过程中的辛勤和劳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