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向君王乞象州,只贪州宅有高楼。
山西日薄都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
南崖石壁宽多少,题遍新诗意未休。

项安世的《寄高象州》是一首表达对远方州宅向往之情的作品。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自己对高象州的独特情感与期待。

译文:

闻向君王乞象州,只贪州宅有高楼。山西日薄老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南崖石壁宽多少,题偏新诗意未休。

赏析:

首联“闻向君王乞象州,只贪州宅有高楼。”

  • 闻向君王乞象州: 这里描述了诗人听说有人向朝廷请求象州,表达了一种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好奇和对权力中心的关注。在古代,象州或许具有一定的政治或文化重要性,因此成为诗人关注的焦点。
  • 只贪州宅有高楼: 诗人更关注的是州宅本身及其所带来的生活条件。高楼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居住环境或更多的生活便利。高楼也可能是诗人向往的一种生活环境的象征,象征着舒适和安逸。

第二联“山西日薄老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 山西日薄老无瘴: 这里用“山西日薄”形容太阳西斜时的景象,暗喻时间流逝。而“老无瘴”则表达了一种远离瘴气(南方特有的热带疾病)的愿望,可能是由于地理原因或是健康考虑。这里的描述带有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不满,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海外风来早见秋: “海外风来早见秋”则描绘了一种季节变换的感觉,秋风在异国他乡早早地来临,可能暗示着新的开始或某种改变。这种描述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可能象征着他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接纳。

第三联“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

  • 蟋蟀已非今角匠: 这一联使用了“蟋蟀”和“角匠”两个词汇,前者可能指的是普通的工匠,后者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两者结合可能寓意了诗人身份的转变或角色的变化,从一名普通工匠变为具有某种地位的官员。这种转变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地位提升的追求。
  • 鹧鸪犹是旧亭侯: “鹧鸪”是一种鸟类,常用来象征离别或孤独。而“旧亭侯”则可能指的是曾经的官职或地位。这一联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职位的回忆或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现在虽然有所变化,但仍保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

尾联“南崖石壁宽多少,题偏新诗意未休。”

  • 南崖石壁宽多少: 这一联描述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通过对南崖石壁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环境的感慨。南崖石壁作为背景,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
  • 题偏新诗意未休: 最后一句强调了诗歌创作的持续和永恒。诗人可能认为他的诗歌创作永无止境,即使身处异地,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和情感。这种情感连接不仅是对故土的怀念,也是对个人身份认同的一种坚守。

《寄高象州》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他在异乡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