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庐之麓蠡之皋,太息书来杜仲高。
待制功名千古杰,贤良文字万夫豪。
泪痕频向西风滴,场屋新随举子曹。
且为门阑辟青紫,轲亲威父一生劳。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杜仲高的一封回信,信中表达了他对杜仲高兄长的哀悼以及对他的赞扬。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康庐之麓蠡之皋,太息书来杜仲高
- “康庐之麓蠡之皋”,这是诗人所在地的地理标志,康庐即今安徽省合肥市,蠡之皋即今安徽省芜湖市。
- “太息书来”,表示收到杜仲高的来信时诗人的感叹和哀愁。
- “杜仲高”,指的是杜仲高的哥哥,诗人的亲兄弟,他因故去世。
- 待制功名千古杰,贤良文字万夫豪
- “待制”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杜仲高担任的官职,“功业”指的是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和贡献。
- “贤良文字”,指杜仲高的文章或作品,“万夫豪”表示其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 泪痕频向西风滴,场屋新随举子曹
- “西风”象征着离别和悲伤,“泪痕频向西风滴”描绘了杜仲高在送别时的悲痛心情。
- “场屋”,这里指科举考试,“新随举子曹”表示杜仲高作为考生参加了科举考试。
- 且为门阑辟青紫,轲亲威父一生劳
- “辟青紫”意味着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和荣誉,这里用“辟青紫”来比喻杜仲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 “轲亲威父”,这里可能是指杜仲高的父亲(轲),或者用其他典故来表达对父亲或家族的敬仰之情。
- “一生劳”,强调了杜仲高为了家族和自己的事业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辛劳。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杜仲高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杜仲高的哀悼和赞扬。诗中通过对地名、官职、文章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杜仲高的才华和成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杜仲高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对亲友的关怀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