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是重阳,萸紫樨红菊更黄。
可但初旬堪落帽,不□二九再飞觞。
芝书况有重重庆,桂种仍传衮衮芳。
岁岁年年秋色里,玳筵红烛醉风光。
【注释】
安世:指唐代的宰相张说,他曾任相16年,为政清廉。
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个节日登高远足最合适。
萸(yu)紫:茱萸,一种植物,可入药,有驱虫去湿的功效。
樨(xi)红:桂花,花白而香。
菊更黄:菊花颜色更黄了。
初旬:初旬指的是月初。
不□二九再飞觞:意思是说到了重阳节时,人们才饮酒赋诗、赏菊吟诗,所以不再在九月九日宴饮。“□”疑为“又”之误,“□二九”应为“又九”。
芝书:芝草上的字,古代用作书信。
桂种:桂花树的种子。
衮衮:形容香气浓郁的样子。
【赏析】
本诗是作者张说的一首咏秋之作。诗人在诗中赞美了秋天的美丽,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全诗用典贴切,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首句“一年好景是重阳”,点明主题,指出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也就是重阳节,此时万物凋零、生机勃勃,故称“好景”。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秋与春进行了比较,突出了秋的丰收之美和生机盎然之态。
接下来“萸紫樨红菊更黄”,进一步描绘了重阳节的美景。这里的“萸”、“樨”、“菊”都是秋季常见的植物,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紫色、红色和黄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金秋时节。
“可但初旬堪落帽”一句则是对重阳节的另一种诠释。这里的“初旬”指的是农历的十月初一,也就是寒露节气之后、霜降之前的一段时间。古人在这个时期会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等,以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往往选择在这个时候饮酒赋诗,以消减凉意。因此,这里的“落帽”可以理解为饮酒的意思。
“不□二九再飞觞”一句则是对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的进一步阐释。这里的“□”应为“又”的误写,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又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了重阳节时,人们才饮酒赋诗、赏菊吟诗,所以不再在九月九日宴饮。这反映了古人对于重阳节的重视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芝书况有重重庆”两句则进一步赞美了秋天的美好。这里的“芝书”指的是信笺上的字迹,象征着远方的亲友之情。而“重重庆”则是指重阳节期间的桂花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岁岁年年秋色里,玳筵红烛醉风光”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岁岁年年”意味着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离不开秋天的景色;而“玳筵红烛醉风光”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重阳节夜晚欢聚一堂的场景,大家举杯畅饮,欣赏着秋夜的美景,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欢乐时光。这两句话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旨,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阳节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