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屏峰上两先生,照见廉贪立懦情。
八百万钱同弃屣,四麾一节但空籯。
扫除身世朝和暮,分付儿孙白与清。
持此横山原畔去,少师秦国有馀荣。

《挽利路章运诗二首》是宋代项安世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宝屏峰上两先生,照见廉贪立懦情。
八百万钱同弃屣,四麾一节但空籝。
扫除身世朝和暮,分付儿孙白与清。
持此横山原畔去,少师秦国有馀荣。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释:

  1. “宝屏峰上两先生”:描述了在宝屏峰上的两位先生,他们如同明镜高悬,映照着世间的善恶与贤愚。这里的“先生”象征着道德的楷模,他们的品德和智慧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2. “照见廉贪立懦情”:通过这两位先生的言行,可以看到廉洁、正直与懦弱、贪婪的人性表现。这里的“廉贪”指的是道德上的善恶,“立懦”则是指人的性格特点,而“情”则是人性的表现。

  3. “八百万钱同弃屣”:描述了一位官员如何处理巨额财富的情景。他毫不犹豫地将八百万钱全部丢弃,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廉洁和高尚品质。这里的“弃屣”意味着丢弃鞋子,象征着抛弃世俗的财富和地位。

  4. “四麾一节但空籝”:另一位官员虽然职位显赫,但却如同没有持有任何财物一样,没有任何实际的收获。这里的“四麾”指的是高级官职,“一节”则是指官位,而“籝”则是古代的一种容器,用来装载财物。这句话强调了官员的清廉和淡泊名利的品质。

  5. “扫除身世朝和暮”:描述了官员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大事之间的关系。他能够抛开个人的得失,专注于国家的大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这里的“朝和暮”指的是白天和晚上,代表着时间的不同阶段,而“身事”则是指个人利益。

  6. “分付儿孙白与清”:官员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里的“儿孙”指的是后代,而“白与清”则是指清白和清明。这句话表达了官员对后人的期待和嘱托。

  7. “持此横山原畔去”:描述了官员的最终归宿,他将离开这个喧嚣的世界,回到宁静的原野上。这里的“横山”指的是宽阔的山岭,而“原畔”则是指山边的土地。这句话表达了官员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8. “少师秦国有馀荣”:官员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和成就仍然被后人传颂。这里的“少师”指的是小国或地方的长官,“秦国”则是指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名,而“有馀荣”则是指拥有丰厚的荣誉和成就。这句话表达了官员的卓越贡献和不朽名声。

《挽利路章运诗二首》是一首表达官员清廉品质和高尚情操的诗歌。通过对两位先生的描述和对他们行为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他们如何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那些廉洁奉公、淡泊名利的官员,也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怀念和传承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