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祖有功平水土,耳孙无宅寄邱陵。
蚤因蒙氏收微效,晚向秦皇谢不能。
逸少凭渠取舒雁,阿思为尔逐飞蝇。
王郎世契真如此,莫讶为儒却爱僧。
【注释】
- 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次韵,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即先有诗作,然后根据诗的内容再作一首相同或相似的诗。王醇甫收藏的秃笔,可能是诗人自己的作品。
- 鼻祖:本意是指祖先,此处指诗人的祖先。平水土:平定天下的水土,喻指安定天下。
- 耳孙:这里比喻自己子孙后代。寄邱陵:寄居于墓地。
- 蚤因蒙氏收微效:早些时候,由于蒙氏(可能是诗人的祖先)的一点小功劳而使得天下太平。
- 晚向秦皇谢不能:晚年的时候,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诗人无法做到。
- 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这里以之自比。
- 阿思:作者的朋友。为尔逐飞蝇:为你赶走苍蝇。
- 王郎世契真如此:王郎与你之间的友谊真是如此深厚。
- 莫讶为儒却爱僧:不要因为我是儒家弟子而认为我不爱佛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咏藏笔抒发胸中郁结不平之气。
前四句写自己家族世代相传的功绩以及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艰难。“鼻祖有功平水土”,指家族先辈曾对天下安定做出过贡献。“耳孙无宅寄邱陵”,说自己作为家族后代,只能寄居在墓地上。“蚤因蒙氏收微效”,早年之时,由于祖先蒙氏的一点点微小功劳,天下才得太平;“晚向秦皇谢不能”,晚年之时,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家族先辈的感恩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沧桑、功业难成的无奈之感。后四句则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叹。“逸少凭渠取舒雁”,将自己与书法大家王羲之相比,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成为一代名家;“阿思为尔逐飞蝇”,又把自己与友人相比,表示要像友人那样不惧强权,正直为人。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王郎世契真如此,莫讶为儒却爱僧。”王郎与你之间的友谊真是如此深厚,你不要因为我是儒者就认为我不爱佛家。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家族先辈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既有对友情的珍重,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咏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