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对罢天颜喜,再拜龙墀出殿来。
敕使传宣新宰相,驿书驰问旧元台。
上皇慈笔归中秘,学士忠名遍九垓。
榻畔祥风翻谏纸,朝衣收得异香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解答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名篇名句,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相近,容易弄混的字词要特别注意。
第1句,校书:唐代翰林院学士官署称“学士台”或“翰林”,学士为皇帝起草诏令、文章等,故称“校书”。轮对:唐代皇帝召见大臣奏对时,宰相以下官员须轮流进见,称轮对。乞:请求。于:在……里。故相:指前任宰相,旧任丞相。
第2句,天颜喜:皇帝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再拜龙墀(chí):表示谦卑地多次下拜于皇宫内的石阶。龙墀:宫殿前的石阶。出殿来:走出朝堂。
第3句,敕使:帝王所派使者。传宣新宰相:传达圣旨任命新宰相。敕使传宣:皇帝的诏书传到朝廷。新宰相:即李校书。元台:御史台,古代中央监察机构。
第4句,上皇慈笔:指皇帝亲笔所书。归中秘:归藏于宫中。中秘:宫禁中的内库。
第5句,学士:指翰林学士。忠名遍九垓(ɡāi):忠臣的名字遍布全国,指李校书受到朝廷重用。九垓:极言范围广大。
第6句,祥风:吉祥的气息。祥云:吉兆。榻(tà)畔:案头。谏纸:上书劝谏的文书。异香:不同寻常的气味,这里指香气。
【答案】
①李校书轮对乞于故相家取上皇退位御笔②校书对罢天颜喜,再拜龙墀出殿来③敕使传宣新宰相,驿书驰问旧元台④上皇慈笔归中秘,学士忠名遍九垓⑤榻畔祥风翻谏纸,朝衣收得异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