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尧历畀秋春,万里嵩高下甫申。
儿女只今多似栉,弟兄他日老于亲。
共夸戏彩随鸠杖,不羡横挝倚凤宸。
看取天台游观主,前衔虚作汉朝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以诗歌闻名于世。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八千尧历畀秋春,万里嵩高下甫申。”

释义:这八个字表达了陆游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其中“八千尧历”指的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历史长度,“畀”通“比”,意为比较。“秋春”则是指四季变换。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历史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而又伟大。

第二句:“儿女只今多似栉,弟兄他日老于亲。”

释义:这里描述了家庭亲情的深厚。“子女众多如同梳子一样密集”,比喻家人众多;而“兄弟将来会老去,但父母却会永远陪伴在旁”,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情厚意。

第三句:“共夸戏彩随鸠杖,不羡横挝倚凤宸。”

释义:这句话描绘了陆游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追求。“戏彩”是一种古代的舞蹈形式,这里借指生活中的欢乐和美好。“鸠杖”则是一种象征长寿的道具。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并不羡慕那些权贵的生活和地位,而是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第四句:“看取天台游观主,前衔虚作汉朝臣。”

释义:这句话表达了陆游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天台游观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山林湖泊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前衔虚作汉朝臣”则表示他在仕途上的经历并不如人意,反而更像是一个隐士。这里的“前衔”指的是他的官职和地位,而“汉朝臣”则暗指他的失意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家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他既不羡慕那些权贵的生活和地位,也不留恋官场的名利,而是珍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独立人格,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