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吴淞第四桥,忆随郑老驻兰桡。
白头仿佛平生处,一盏寒泉赋大招。
【注释】
①吴淞:今江苏上海的江边。第四桥:即东晋王献之爱妾苏小小墓前的小石桥,位于苏州市东北。②郑老:指晋朝名士郑玄(字康成)。③兰桡:船桨的美称。④赋大招:作《大招》赋。⑤“一盏寒泉”句:意谓一壶冷泉酒,如同在平生处宴饮,尽情欢乐。⑥“仿佛”二句:意思是说仿佛回到自己一生行游过的地方去。⑦平生处:平生足迹所到之处。⑧赋:这里指写《大招》赋。⑨赏析:此诗是作者回忆往昔与友人同游吴淞的情景而作。首句写登桥所见,次句写随友人游览,三、四句写饮酒赋诗的场面。全诗意境清丽,情调高雅,风格接近谢灵运的山水诗。
【译文】
独自登上了吴淞的第四座桥头,想起了跟随郑玄游览兰桡。
仿佛回到了自己一生行游过的地方去,喝着一壶冷泉酒吟诵《大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与友人同游吴淞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开头两句,写诗人登山临水的所见。第一句“独上吴淞第四桥”,点出时间是在诗人游览之际。第二句“忆随郑老驻兰桡”,点出了人物。郑老即晋代学者郑玄,字康成,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他晚年常游于吴淞一带,故诗人特提“随郑公”。
三四句承“忆随郑公”而来,写诗人在吴淞的所见。诗人回忆起当年陪同郑公游览吴淞时,曾泛舟兰桡,畅游其间的情景。“白头仿佛平生处”,这一句写眼前之景,也暗示了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想到当年与郑公共游时,尚且年轻有为,如今却已白发苍苍,时光荏苒,不禁感慨万分。“一盏寒泉赋大招”,这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当年的游兴。寒泉,即清冷泉水,古人多用以形容美酒。“赋大招”即赋《大招》。《大招》是楚辞中一篇长篇抒情赋,屈原作于怀沙之后,文中描写楚国山川形胜,物产丰饶,民风淳厚,表达了对郢都的眷恋之情。诗人在这里以赋《大招》自比,可见当年游览时的兴致之高昂。
最后两句“一杯寒泉赋大招”,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用“一杯寒泉”来概括自己的游兴和情趣,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认识。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四个字,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它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此诗是一首典型的咏史题材诗篇,通过描绘吴淞的壮丽景色和与友人共游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堪称咏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