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肩苏叟后陪朱,父子经筵世已无。
谁见诸孙同盛事,槐龙阴下六丝絇。

注释:

苏洵和朱放,父子都是朝廷大臣,但已经没有后人继承他们的事业。现在谁还能看到他们后代一起兴盛的事迹呢?只有槐树下,六条丝带缠绕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祝贺范安抚上事十绝中的第一首,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诗中通过描写范安抚父子的辉煌历史,赞美了他们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中的“前肩苏叟后陪朱”,指的是范安抚父子二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崇高,如同苏洵和朱放一样,成为了朝廷的重要支柱。这里的“肩”字,形象地描绘了范安抚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父子经筵世已无”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范安抚父子两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经筵”指的是皇帝为臣子讲授经文的场所,而“世已无”则意味着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范安抚父子未来的祝福。

诗的结尾两句“谁见诸孙同盛事,槐龙阴下六丝絇”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结尾。这里的“槐龙阴下”指的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象征着繁荣昌盛的景象;而“六丝絇”则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代表了富贵和尊贵。诗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寓意着范安抚的子孙将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范安抚父子的历史地位、才华和品德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注和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