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初政似昭陵,荣国亲扶晓日升。
欲把经纶付乔木,内前车马已腾腾。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借咏汉初开国丞相萧何之事迹,抒发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才兴盛的渴望。“泰陵”指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答案】

译文:

汉文帝刚刚登位就施行清静无为的政策,他继承和发扬了高祖李渊的功业。

想将国家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却像当年萧何辅佐刘邦一样,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内忧外患不断出现,形势十分艰难。

注释:

①泰陵:汉文帝陵园。②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园。③乔木:高大的树。④内前车马:指朝中大臣。⑤腾腾:形容声势浩大的样子。⑥萧何:西汉初年政治家、开国名臣,曾任相国。⑦高祖:即李渊,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566-581)。⑧太宗:即李世民,唐高祖次子,唐太宗。⑨躬行节俭:亲自带头实行节俭政策。⑩安民立政:使国家安定下来,制定出一系列政策。⑾经纶:治国之道,治理国家的策略。⑿腾:迅速上冲云霄。⒀内侍:朝廷大臣。⒁前:先前。⒂悠悠:指世事变迁不定,难以预料。⒃慨叹:悲叹感慨。⒄社稷:封建社会里君主所管辖的土地。⒅治乱:国家的政治状况。⒆安民:使百姓安居乐业。⒇社稷安危:国家的安危存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