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屈子独醒愁,故作南华醉梦游。
岂是晋人真爱酒,渠侬心事更悲秋。
【注释】
落帽台:指屈原投江处。屈原在五月五日端午节那天,悲愤地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汨罗江边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落帽台”。
屈子:指的是诗人自己。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因此后人称其为“屈子”,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南华:庄子的别号。《庄子·渔父》中说:“庄子(即南华真人)游于濠梁之上。”后来人们就用南华来泛指《庄子》。
醉梦游:指醉酒后像庄子一样遨游。
晋人:指晋朝人,这里是说晋代的人也爱喝酒。
更:更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落帽台时有感而发之作。诗的前两句是说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为了悼念他,便在他投江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亭子,名为“落帽台”。诗人站在落帽台上,不禁想起屈原投江自尽的事迹,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咏怀诗。诗的后两句则是诗人对那些爱酒成性的晋人的批判。晋代的人喜欢喝酒,而且爱得有些过了头,甚至到了像庄子那样醉酒后像鸟儿一样在水边自由翱翔的地步。对此,诗人感到十分痛心,于是发出了“渠侬心事更悲秋”的感慨。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哀怨、悲愁的。诗人通过对屈原投江自尽的缅怀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