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纷然堕,方惊甚矣衰。
已拚蓬换鬓,其奈粟生肌。
忆昔如黄犊,当轩塑白狮。
踏模鞋透指,印貌面皴皮。
衮作毬行地,团成烛照帷。
檐冰充铎振,盆冻当钲捶。
壮岁身仍健,边城景又奇。
高楼观乱落,平野看横吹。
犬跃凌晨出,骢骄尽夜驰。
三杯羞饮帐,百韵笑僵歧。
往事今如梦,前欢竟是谁。
非干为客苦,不是罢官悲。
溜响关门听,阶明映牖窥。
探深时遣婢,嘬冷更防儿。
喜妇添红炭,娱亲奉绿卮。
不知戎幕出,何处蹇驴骑。
上将分羔酒,诸军击鹜池。
定须吟铁甲,应不恋金丝。
樵足钟山顶,渔蓑淮水涯。
金陵无限思,有底句来迟。
诗句:忽见纷然堕,方惊甚矣衰。
译文:忽然看见纷纷降落,正在惊讶极了衰。
注释:纷然:纷纷降落的样子。堕:降落。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雪花纷飞、纷纷降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见到这景象而感到的惊讶和感叹。这里的“纷然”一词,形象地展现了雪的轻盈与飘洒,而“甚矣衰”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所引发的感慨和思考。
诗句:已拚蓬换鬓,其奈粟生肌。
译文:已经愿意让头发变得像蓬草一样稀疏,无奈的是皮肤上却长满了粟粒般大小的疙瘩。
注释:“其奈”意为无奈,无法改变。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外貌的担忧和无奈。诗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如年龄增长等),对自己的容貌产生了不满,但面对这样的状况,他也只能接受并希望有所改善。这里的“已拚”、“其奈”等词语,都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和接受的态度。
诗句:忆昔如黄犊,当轩望塑白狮。
译文:回想以前像小黄牛一样天真无邪,在厅堂正中雕塑白狮子的场景。
注释:“犊”指的是小黄牛,这里用作比喻,表示年轻时候的纯真。
赏析:这句诗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那段岁月的怀念和赞美。诗人用“黄犊”来比喻自己的年轻时期,用“白狮”来象征厅堂正中的形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快乐与无忧无虑,也反映了他对那段时光的珍视与回味。
诗句:踏模鞋透指,印貌面皴皮。
译文:穿着木屐走在路上,鞋子能穿过指缝,脸庞因为长时间劳作而出现皱纹和斑点。
注释:“踏模”是一种古代鞋履,通常由木材制成。这里的“踏模鞋”指的是穿着木屐行走。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穿木屐行走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辛勤劳动。木屐作为一种传统的鞋履,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代步的工具,更是诗人辛勤生活的象征。通过“踏模鞋透指”这一细节,诗人传达了自己长时间劳作的艰辛,而“印貌面皴皮”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艰辛带来的后果——脸部的皱纹和斑点,这些都深刻地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劳动强度。
诗句:衮作毬行地,团成烛照帷。
译文:像球一样滚动着在地上行走,如同点燃的烛光照亮了帐篷。
注释:“衮”是动词,意为滚动。“毬”是名词,指滚球游戏。“烛照帷”意为点亮蜡烛照亮帐幕。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场景中动态的元素。诗人通过“衮作毬行地”和“团成烛照帷”两个画面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场景。其中“衮作毬行地”描绘了一个像滚动球一样在地上移动的景象,让人联想到活泼、欢乐的氛围;而“团成烛照帷”则通过将蜡烛比作球体,形象地展现了烛光照亮帐篷的画面,既富有创意又具有视觉冲击力。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
诗句:檐冰充铎振,盆冻当钲捶。
译文:屋檐上的冰水声如同击鼓一般响亮,盆中的冰块凝固如同敲锣一般清脆。
注释:“铎振”是指铃铛的声音响亮。“钲捶”是指锣声响亮。“充”通“冲”,意为撞击、发出声响。“当”通“荡”,“振”通“响”。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声音的质感和效果,展现了冬日里独特的景致。屋檐上的冰水声如同击鼓一般响亮,给人以清脆悦耳的感受;盆中的冰块凝固如同敲锣一般清脆,则给人带来一种清冷、宁静的感觉。这两种声音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样的描述还反映了诗人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对自然声音的细腻观察。
诗句:壮岁身仍健,边城景又奇。
译文:尽管年纪渐长,但身体依然强健;边城的景色又显得格外奇异。
注释:“壮岁”意为年轻时或壮年时期。“奇”表示奇特或不同寻常。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自信以及对边城风景的独特感受。诗人虽然年纪渐长,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健的身体,这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和赞扬。而边城的景色之所以显得“又奇”,可能是由于那里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风貌,这种独特性让诗人感到新奇和惊艳。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健康状态,也反映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诗句:高楼观乱落,平野看横吹。
译文:站在高楼之上观赏纷纷落下的大雪,躺在平地上欣赏横吹奏出的乐曲。
注释:高楼观乱落即站在高处观看大雪飞舞的景象;平野看横吹则是指在平坦的地方聆听横吹演奏的音乐。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高楼和平原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站在高楼之巅,放眼望去,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仿佛天地之间一片洁白;而在平野之上,横吹乐器的声音悠扬连绵,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份温暖与活力。这样的场景不仅令人心旷神怡,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诗句:犬跃凌晨出,骢骄尽夜驰。
译文:狗儿在凌晨时分欢快地跳跃而出;公马则在夜晚尽情地驰骋。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动物的活动情景:狗儿在凌晨时分跳出来迎接新的一天,展现出活力与热情;而公驴则在晚上自由自在地奔跑,享受着自由的快感。这两种景象不仅展示了动物们的天性和习性,还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与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这些生动的动物形象也增强了整首诗歌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诗句:三杯羞饮帐,百韵笑僵歧。
译文:喝了三杯酒后觉得羞愧难当;百韵诗读得太多了竟然笑到僵直。
注释:三杯羞饮帐指饮酒过量而感到羞愧;百韵笑僵歧指因读诗过多而感到困倦或疲惫。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喝了三杯酒后,诗人感到羞愧难当,可能是因为饮酒过多或行为过于放纵;而在读百韵诗之后,他却因为过度读书而笑得僵直。这样的描述不仅揭示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心态变化,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这种自嘲式的幽默和轻松的调调,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真实、自然且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往事今如梦,前欢竟是谁?
译文:往事就像一场梦境一样虚幻,过去的欢乐究竟属于谁呢?
注释:今如梦即现在像一场梦境;前欢竟是谁指过去的欢乐究竟归谁所有?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诗人通过将“往事”比喻为“如梦”,暗示了过去的事情如同一场虚幻的梦,难以捉摸、易逝难留。而“前欢”则指的是过去的欢乐和幸福,诗人不禁发问:“究竟归谁所有?”这句话透露出他对过去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未来归宿的迷茫和困惑。这样的表达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对诗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诗句:非干为客苦,不是罢官悲。
译文:并不是因为我客居他乡才感到痛苦;也不是因为我被迫辞官才感到悲伤。
注释:非干为客苦意为并非因为我客居他乡才感到痛苦;不是罢官悲则是指并非因为我被罢免官职才感到悲伤。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乐观。诗人通过否认自己是由于客居他乡或被迫辞官才感到痛苦和悲伤,从而展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豁达和从容,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积极向上和鼓舞人心。
诗句:溜响关门听,阶明映窥牖。
译文:倾听溜滑的水声穿过大门;透过明亮的台阶映入窗户。
注释:溜响关门听即倾听溜滑的水声穿过大门;阶明映窥牖则是指明亮的台阶映入窗户。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将水流的滑爽、大门的紧闭、台阶的明亮以及窗外的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这样的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季节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流转,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能力。此外,这样的场景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情感氛围,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