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饭沾花蜜,冰团裹蔗腴。
油淹枯茹滑,糟闷活鳞濡。
饷篚争门入,瘟船出市驱。
屑蒲形武兽,编艾写髯巫。
朱揭横楣榜,黄书闯户符。
辟邪钗篆蹙,解厄腕丝纡。
恶月多忧畏,阴爻足备虞。
更闻因屈子,深动楚人吁。

诗句翻译及注释

首句:菰饭沾花蜜,冰团裹蔗腴。

  • 菰饭:一种用菰叶包裹的饭。
  • 沾花蜜:比喻食物美味,像花朵沾着蜂蜜一样。
  • 冰团:冷食团子,用冰制成的食品。
  • 裹蔗腴:用甘蔗制成的食物,口感糯滑。

次句:油淹枯茹滑,糟闷活鳞濡。

  • 油淹:用油浸泡。
  • 枯茹:干枯的植物纤维。
  • 油淹枯茹滑:形容食物在油脂中变得滑腻。
  • 糟闷活鳞濡:用酒糟腌制后,鱼或其他肉类变得柔软有弹性。

第三句:饷篚争门入,瘟船出市驱。

  • 饷篚:古代用于装载食物的容器。
  • 瘟船:因疫情而被迫暂时离开市场的船。
  • 争门入:人们急切地想要进入市场购买食物。

第四句:屑蒲形武兽,编艾写髯巫。

  • 屑蒲:用蒲片制成的菜肴。
  • 编艾写髯巫:将艾草编织成胡须形状,模仿巫师的形象。

第五到第八句(按顺序):朱揭横楣榜,黄书闯户符。辟邪钗篆蹙,解厄腕丝纡。恶月多忧畏,阴爻足备虞。更闻因屈子,深动楚人吁。

  • 朱揭:红色的招牌,指节日装饰或特殊场合的标志。
  • 黄书:黄色的书,通常与吉祥或喜庆有关。
  • 辟邪钗:一种装饰品,用来避邪保平安。
  • 钗篆:钗上的图案是篆文,这里指的是装饰性的雕刻。
  • 解厄:消除困境,带来好运。
  • 阴爻:易经中的符号,代表阴性和柔,常用来象征和谐与平衡。
  • 屈子: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 深动楚人吁:深深地影响了楚国人民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食物。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菰饭”、“冰团”、“油淹”、“糟闷”等词,生动地描绘了粽子和其他传统食物的特点。而“辟邪钗”、“解厄腕丝”等词则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美好祝福和期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