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渊明远,我住栗里源。
亦有好事人,送酒黄花前。
举酒对南湖,见之心悠然。
相逢各无心,后世自称贤。

《江州陈待制送酒》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谁谓渊明远,我住栗里源。
    亦有好事人,送酒黄花前。
    举酒对南湖,见之心悠然。
    相逢各无心,后世自称贤。

  2. 诗句翻译
    谁说陶渊明离我们很远?我住的地方就在栗里山的源头。
    也有好心人送来美酒,就在菊花盛开的前面。
    举杯对着南湖,看到我的心却很悠闲。
    相遇时各自无心,但后来却都以贤人为名。

  3. 关键词注释

  • 渊明:指陶渊明,即陶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 栗里源:指诗人居住的地方,位于现今中国湖北省枣阳市北漳河沿岸。
  • 好事人:指那些关心和帮助诗人的人。
  • 黄花前:指秋天盛开的菊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
  • 南湖:指作者所在地附近的湖泊。
  • 心悠然:形容心情舒畅,无拘无束。
  • 无心:指没有其他杂念,专注于某事或某人。
  • 贤:指有道德修养或有才能的人。
  1.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豪与满足。首句“谁谓渊明远”,诗人以渊明自比,表明自己虽远离尘嚣,却能保持高洁的品格。次句“我住栗里源”,则具体描绘了诗人的居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第三句“亦有好事人”,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关心和支持的感激之情。第四句“送酒黄花前”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第五句“举酒对南湖”,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场景。第六句“见之心悠然”,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一句“相逢各无心,后世自称贤”,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后世子孙的期望和祝愿。

《江州陈待制送酒》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邃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气,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