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骛兮吾畴,象舒兮鸦疾。暮讽兮吾帷,风喧兮雨密。
蓑衣兮台冠,雪炬兮萤袟。田丁兮学子,耦歌兮侪习。
米甘兮蔬旨,道腴兮仁实。养送兮无憾,俯仰兮有适。
尧汤兮吾辟,岂吾欺兮伊稷。
诗句释义与赏析
《耕读堂诗》:朝骛兮吾畴,象舒兮鸦疾。暮讽兮吾帷,风喧兮雨密。
- 诗句翻译
- 朝骛兮吾畴:早晨,我追逐着田野的辽阔。
- 象舒兮鸦疾:乌鸦展翅翱翔,自由而迅速。
- 暮讽兮吾帷:傍晚时,我吟咏着帐篷里的沉思。
- 风喧兮雨密:风雨交加,声势浩大。
- 蓑衣兮台冠:戴着斗笠,身着长袍,形容朴素的生活态度。
- 雪炬兮萤袟:手持雪亮的火把,照亮前行的道路。
- 田丁兮学丁:田间学子们,学习知识,准备未来。
- 耦歌兮侪习:农夫们并肩歌唱,共同学习。
- 米甘兮蔬旨:食物虽简单但滋味无穷,象征生活的朴素与满足。
- 道腴兮仁实:道德充实,内心充满仁义。
- 养送兮无憾:生活无忧,内心无怨。
- 俯仰兮有适:无论高低,都能找到内心的平和。
- 尧汤兮吾辟:如同古代圣君尧和汤一般,不被欺瞒。
- 诗意解读
- 对自然的感受:诗人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和感受。他描绘了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图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 对学习的热爱:诗中的“田丁”、“学丁”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他认为学习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更是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教育情怀。
- 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蓑衣”、“台冠”、“雪炬”、“萤袟”等词描述了诗人简朴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他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 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 宋代的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普遍重视读书学习,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 耕读文化的传承:耕读堂作为古代的一种教育模式,强调农业生产与读书学习的并重。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有着广泛的传播,成为许多学者的精神追求。
-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如“乌鸦”、“斗笠”、“火把”等,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
- 语言的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有北方汉子的豪放之气,又不失南方文人的细腻温婉。这种风格既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又能够准确地传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 影响与评价
- 对后世的影响:《耕读堂诗》不仅在宋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文人学士都以这首诗为榜样,倡导耕读传家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念。
- 历代评价:历代评论家对这首诗的评价都颇为赞赏。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更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和人生境界。因此,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