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已荒茆屋,彭泽浪耻虚罍。
二顷平生幽愿,一犁归处深推。

再和

广文已荒茆屋,彭泽浪耻虚罍。

二顷平生幽愿,一犁归处深推。

注释

广文:官名,指汉宣帝设置的太学,学生皆称博士弟子员;此处泛指学者。

茅屋:用茅草搭成的房子,简陋的居所。

彭泽:地名,今属江西,作者曾作《登江中孤屿》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浪耻:以……为耻。

二顷:两顷,古代土地面积单位,约等于15亩。

幽愿:深藏的愿望或志向。

一犁归处:耕种归来之处。这里指的是归田隐居的生活。

赏析

“广文已荒茆屋,彭泽浪耻虚罍。”

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广文先生门下学习,那时生活虽然简朴但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曾经繁华的广文先生已经变得荒凉破败,而彭泽县也因官场腐败而声名狼藉,让人感到羞愧。这里的“广文”和“彭泽”都是指当时的社会现象,而用“荒茆屋”和“虚罍”来形容,则更强调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失望。

“二顷平生幽愿,一犁归处深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理想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仕途的束缚,过上一种简单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二顷”是指两顷良田,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一犁归处”则意味着通过农耕劳作回归自然的怀抱。这种归隐生活不仅满足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需求,也是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官场与田园之间的差异。这样的诗句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