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并吞江汉,小家垂罄瓶罍。
贲育但叉手揖,沮溺漫穷年推。
【注释】
三和:唐人自撰的诗歌集,共十卷,每卷十首,内容多涉世态、人情、哲理等。
大国:指唐代。江汉:即长江。
小家:指晋朝。垂罄瓶罍:指生活困顿,酒食匮乏。
贲育(bēi yù):春秋时齐国勇士田忌与孙膑,后以二人为勇将之代表。叉手揖:拱手作揖。
沮溺(jǔ nì):春秋时鲁国贤士沮、溺,后以二人为隐者之代表。漫穷年推:长年隐居,不问政治。
【赏析】
此诗借咏史抒怀,慨叹盛衰兴亡之理。
首联:“大国并吞江汉,小家垂罄瓶罍。”意思是说:像齐桓公、楚庄王这样的大国能够兼并其他诸侯,而像晋文公、宋襄公这样的小国却因不能抵御外侵而灭亡。这两句是说,历史上的强国都曾兼并过其他国家,但最终也难逃一蹶不振的命运;而那些弱小的国家尽管一时得以苟延残喘,却往往也会因为自身的软弱而遭受灭顶之灾。
颔联“贲育但叉手揖,沮溺漫穷年推”,说的是春秋时代的两位勇士田忌和孙膑,他们虽然勇猛善战,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显得力不从心,最终落得个被排挤、被打击的命运。同样,晋代的一些隐士如沮渠蒙逊、刘聪等人,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结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更迭规律的认识。
尾联:“贲育但叉手揖,沮溺漫穷年推。”意思是说:即使是像田忌和孙膑这样的勇士,也只能在战场上挥舞着兵器,而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像沮渠蒙逊这样的隐士,则只能在隐居中度过余生,无法挽回国家的灭亡。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更迭规律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更迭规律的认识。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无常、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