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深锁碧烟笼,安隐禅居瑞气中。
万顷沧浪终夜月,更于何处觅天宫。

诗原文:

团团深锁碧烟笼,安隐禅居瑞气中。

万顷沧浪终夜月,更于何处觅天宫。

注释与赏析

1. 团团深锁碧烟笼

  • 含义解析: “团团”形容形态完整无缺,给人以完美和完满的感觉。“深锁”意味着被严密地保护或封闭着。“碧烟笼”描绘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景象,如同被薄雾笼罩的景色。整体而言,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碧烟通常象征着仙境或超凡脱俗的境界,常用来比喻高远、清雅的境界。因此,此句可能寓意诗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为美好和纯净的世界。

2. 安隐禅居瑞气中

  • 含义解析: “安隐”表示居住的地方非常舒适和安全,远离纷扰。“禅居”特指修行者静坐打坐的地方,常与佛教禅宗联系在一起。“瑞气中”则是指充满了吉祥的气息或者祥瑞的氛围。
  • 文化背景: 在佛教文化中,“瑞气”常用来形容吉祥和福祉。这表达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超越尘世烦恼的平和生活的渴望。

3. 万顷沧浪终夜月

  • 含义解析: “万顷”指的是辽阔无边的面积,常用来形容广阔的水域。“沧浪”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波涛汹涌的大海或广阔无垠的空间。“终夜月”描绘了整夜明亮的月光,强调时间的延续和夜晚的宁静。
  • 文化背景: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美丽、神秘和浪漫的情感。在夜晚,明月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寄托哀愁的重要媒介。

4. 更于何处觅天宫

  • 含义解析: “更于何处”表示询问或寻找另一个可以到达的地方。“天宫”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界所在,也常用来形容理想的境界或非凡的存在。
  • 文化背景: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天宫往往被视为至高无上、完美无暇的境界。此处诗人可能在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不满和追求理想生活的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可能是黄龟年在特定时期所作,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景物和意象,如“碧烟笼”、“万顷沧浪”、“天宫”,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与中国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升华的传统观念相契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探索。

结语

通过对《马秦山碧云庵联句》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同时也展示了黄龟年对于生活的理想化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重要砖石,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