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刹岧峣挂断霓,岛云沮洳暗窗扉。
江风晓定钓人出,山月夜高禅客归。
径畔芭蕉曾有喻,庭前柏树本无机。
我来重见当时叟,纸帐松房补衲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本题共三道小题,每题2分,全题15分。

第I小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金刹”意为金碧辉煌的佛寺;“岧峣”意为高峻挺拔;“岛云”意为岛上云雾缭绕;“沮洳”意为水草丰茂的泥沼地;“禅客”指佛教僧人;“径畔芭蕉”意为路边的芭蕉树;“庭前柏树“意为庭院前的柏树;“重见”意为再次见到;“纸帐松房”意为用纸糊的帐篷和松木做的房屋;“补衲衣”意为修补僧衣。

第Ⅱ小题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小题至少涉及诗中的一个表达技巧,有多答一问得一分的情况。此诗主要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山寺景色与僧侣的生活。

第Ⅲ小题是一道探究性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诗写游齐山寺,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人生易老、光阴似箭、人生苦短的感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金碧辉煌的佛寺高高地矗立在山巅,云雾缭绕的岛边隐约可见窗扉。清晨江风送来渔夫归船的歌声,夜幕降临时山中传来禅众诵经之声。

路边曾经种下过芭蕉树,庭院里原本有棵柏树。我这次又看到了当年那位老僧,他仍然用纸糊的帐篷和松木制的房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齐山寺周围的景色,并刻画出了一位出家的老僧的形象。首联点出山寺所在,写出了它的高耸、幽深,为后文的描写作了铺垫。颔联描写山寺附近的环境特点和僧人的活动。颈联写景抒情,既写出了环境的静谧,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表现了老僧的恬淡、从容的心态。尾联直接写老僧的形象和生活状况。全诗以白描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景,并巧妙地将作者自己置于其中,从而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宁静、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他对人世间纷繁复杂的纷争和烦恼所持的淡漠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