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长江迥,纡回小涧幽。
势寻山脚转,声傍草根流。
暴雨沙汀涨,清风岸苇秋。
行行须到海,毋为曲湾留。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考生应结合诗句内容,理解诗歌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时要注意分析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苍莽长江迥,纡回小涧幽。”“苍莽”“纡回”写出了江水之阔和山路之险;“迥”是远的意思,“幽”是指幽深、曲折,写出了江水的宽广和山路的曲折。
“势寻山脚转,声傍草根流。”写出了水流的曲折迂回。
“暴雨沙汀涨,清风岸苇秋。”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对两岸景象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行行须到海,毋为曲湾留。”意思是说,只有走到海边才能看到大海,不能因为道路曲折就驻足不前。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答案】
译文:
苍莽辽阔的长江远远地伸展开去,弯弯曲曲的山间小溪幽静而秀丽。
水流顺着山脚转过弯,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暴雨时江水上涨,岸边的芦苇摇曳着秋天的风采。
一路前行一定要到海,不要因道路曲折而驻足不前。
赏析:
首句写江水宽阔而辽远,二句写山路蜿蜒曲折。“苍莽”,指江边山峦起伏连绵不断,“苍茫”则形容山色苍青,无边无际。“迥”,远的意思。“纡回”,即回环、盘旋之意。这两句诗写出了江水之阔和山路之险。
第三句写小涧水流的曲折。“势寻”指顺着地势走的意思,“山脚”指山谷。“转”,指转弯处。这一句写出了水流的曲折迂回。
第四句写天气变化对两岸景物的影响。“暴雨”指大雨,“涨”指上涨。“沙汀”指沙滩上的小洲,“秋”指秋天。这一句写出了雨后景色的变化,同时也表明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写风向和气候对岸边景物造成的差别。“清风”指微风,“岸苇”指岸边芦苇。“秋”指秋天。这一句表现出风雨过后,岸边景色的不同。
第六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行走的情形。“行行”,指不停地走。“须到海”是说必须走到海边。“毋”即不要。这一句的意思是:只有走到海边才能看到大海。“曲湾”指弯曲的小路。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