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勋绩已优殊,重使西南出帝俞。
被泽民谣千里远,望风边事十分无。
文书顷刻随谈笑,骚雅雍容命仆奴。
旦暮即闻严召速,扶摇三省上鹏图。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江淮勋绩已优殊”

  • 译文: 在江淮地区(即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功绩已经非常显著。
  • 注释: 这里的“江淮”是指中国东部的两大水系——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域,是古代中国的交通要道,也是战略位置重要的区域。“勋绩”则指的是功绩或功勋。
  • 赏析: 此句表明李献甫此行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出行,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任务。他将在江淮地区展现出非凡的政绩,这显示了他的重要性和对地方的贡献。

第二句:“重使西南出帝俞”

  • 译文: 这次派遣是因为他需要从西南方向出发执行皇帝的命令。
  • 注释: “重使”可能意味着此次行程较为重大或紧急。“西南”通常指南方或西方,此处具体指哪个方位未详,但可以推测为重要任务地点。“出帝俞”中的“出”可能是“前往”、“执行”的意思,而“帝俞”可能意味着皇帝的同意或命令。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可能是关于某个重要项目、政策或军事任务的派遣。

第三句:“被泽民谣千里远”

  • 译文: 他的恩泽如同被雨水润泽的土地一样,传播得很远,影响深远。
  • 注释: “被泽”比喻恩泽广泛地惠及人民,“民谣”则指民间流传的歌谣,通常与民众生活的改善或政治清明相关。“千里”描述其影响的广度,暗示不仅当地,还有较远距离的其他地区也能感受到这种改变。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李献甫的恩德如何深入人心,其影响不仅限于个人或局部,而是深入到整个社会。表达了对其政策的肯定和人民的感激之情。

第四句:“望风边事十分无”

  • 译文: 观望形势,边境事务处理得十分顺利,没有任何问题。
  • 注释: “望风”在这里指的是观察或等待风吹草动,比喻敏锐地察觉到某种动向或变化。“边事”指的是边疆的事务或战争。“十分无”表示一切都很顺利,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 赏析: 这句反映了李献甫在边疆地区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他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应对措施。

第五至八句:继续描述了文官生活的细节,以及作者对于李献甫的赞赏和期待。

第九句:“文书顷刻随谈笑”

  • 译文: 文书往来如信手拈来,轻松自如地讨论着各种事情。
  • 注释: “文书”指的是公文和官方文件,“顷刻”意味着很快,形容动作迅速。“谈笑”则描绘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赏析: 这句话展示了文官工作的高效和愉悦,反映了一种理想的工作状态。

第十句:“骚雅雍容命仆奴”

  • 译文: 举止优雅,从容不迫地指挥仆人和奴隶们做事。
  • 注释: “骚雅”通常用来形容文辞优美,这里也可能有文官的气质或才华。“雍容”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命仆奴”指的是指挥仆人和奴隶做事情。
  • 赏析: 这句话进一步展现了李献甫的领导能力和个人的风采,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官员的生活细节。

第十一句:“旦暮即闻严召速”

  • 译文: 随时都可能听到紧急召集的命令,要求迅速行动。
  • 注释: “旦暮”指早晚之间,这里用来强调紧迫性。“严召速”中的“严”可能意味着严肃、严格,“速”则强调速度,两者结合起来传达了对任务完成时间的严格要求。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对李献甫的紧急召唤和对他迅速完成任务的期待。

第十二句:“扶摇三省上鹏图”

  • 译文: 就像扶摇直上九万里高飞的鹏鸟,将雄心壮志展现在国家大图之上。
  • 注释: “扶摇”意为直上九天,常用以形容上升极快,“三省”在这里可能是对国家行政体系的简化描述,如三省六部制,代表朝廷的高级官职。“鹏图”可能指国家大图或宏伟蓝图。
  • 赏析: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赞美李献甫的政治抱负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寄托了对他未来能够取得更大成就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