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来山中,拂石当优游。
非人勿据兹,恐为山神羞。
【注释】:
- 开州盛山十二题:指李白在开州(今四川开县)的十二个著名景点所赋诗。
- 御史:指唐代中央官名,掌管刑狱、监察。
- 来山中:来到山中,即来到盛山之中。
- 拂石当优游:用手拂拭石头,应当是悠然自得。
- 非人勿据兹:不是仙人就不要占据这里。
- 恐为山神羞:恐怕会被山神羞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盛山游览时,与山神对话,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敬畏之情的七言绝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首先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描述了一次人与自然的对话。“御史来山中,拂石当优游”,诗人以御史的身份来到盛山中,手拂岩石,悠然自得。这里的“拂”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动作,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御史”一词也表明了诗人的身份,他在这里并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游客,而是以一种审视的眼光去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
诗人转向与山神的对话。“非人勿据兹,恐为山神羞。”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自己比作仙人,而将山神比作常人。他认为,如果自己真的是仙人的话,就应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而不是去打扰它。因此,他警告山神不要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羞耻。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引发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思考。他认为,我们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然,而不是像对待敌人一样去破坏它。这种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开州盛山十二题宿云亭》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七言绝句。它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诗人的自述,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