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
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
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
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
淡薄世鲜味,俯仰谁与会。
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
利州漕宇八景会景亭
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淡薄世鲜味,俯仰谁与会。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
赏析:
冯山的《利州漕宇八景会景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文人心境相结合的佳作。诗中的“利州漕宇八景”不仅是指利州地区的八处风景名胜,还隐喻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会景亭作为其中一处景观,更是成为了寄托诗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载体。
首句“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清新、宁静而又不乏深意。翠竹象征了高洁的品质,而“清人心”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澄澈。这种心境在随后的诗句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在这里,“风骚”一词既指文采飞扬的才华,也暗指风流潇洒的生活态度,“静中得”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悠然自得。“一室处以泰”则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心灵能够得到极大的安宁和充实。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展开这种意境:“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通过描写北轩中的吟咏情景,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诗意的空间互动。“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会景亭中沉浸于古典文化氛围的情景,既有对往昔历史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秋日景致的感受。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织,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深邃而有韵味。
最后两句“淡薄世鲜味,俯仰谁与会。”则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心态推向高潮。在繁华世界中保持一份淡泊,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虽然诗人不认同世俗中的七贤之流,但他的名声和影响力仍然存在,这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认可,也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自信。
《利州漕宇八景会景亭》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通过对会景亭这一典型景物的细腻刻画,冯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超脱又内敛的理想化形象,使读者得以窥见一位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