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渡鸣玉桥,竟登巴子台。
云林拥磅礴,磴道穷萦回。
古寺不足观,犹有南轩开。
浩荡横深沟,逶迤环覆杯。
古人去我远,万事随尘埃。
赤穴何渺茫,青山但崔嵬。
闻名不知实,此意空悠哉。
乍到辄复还,石滑倦去来。
苟能厌耳目,未免劳筋骸。

【注释】

①巴子台:指夔州城西的白帝山上。

②鸣玉桥:在白帝山上。相传为东汉严光隐居时所作。

③竟登:终于登上。

④云林:指白帝山上的云霞。

⑤磴道穷萦回:指通往白帝山顶的曲折小道。

⑥古寺:指白帝山上的白帝庙。

⑦南轩:即南轩亭,在白帝山上,相传是诸葛亮读书的地方。

⑧浩荡:宽广广大。

⑨逶迤:曲折绵延。

⑩崔嵬:高耸入云。

⑪遥:远。这里指距离我遥远。

⑫杳:渺茫。

⑬青翠的山峦。

⑭闻名:只听说,不知道实情。

⑮此意:这种境界、情趣。

⑯石滑倦去来:指山路陡峭,难以攀登,所以感到疲倦。

⑰苟:即使,如果。

⑱劳筋骸:劳累了筋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山所见所感的诗。诗人在白帝城西登临了著名的“鸣玉”和“白帝”两座高山,饱览了夔州的山川风物和名胜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与感慨。全诗四联八句,每句五言,平仄协调。前八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中间以一“也”字转接,使前后呼应流畅。

首联“早渡鸣玉桥,竟登巴子台”,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

颔联“云林拥磅礴,磴道穷萦回。”描绘出白帝山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以及山间盘旋曲折的小路,使人顿生无限兴致。

颈联“古寺不足观,犹有南轩开。”虽然只有两句,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尾联“乍到辄复还,石滑倦去来。”表达了诗人对白帝山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登山时的心情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白帝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如梦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