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诸公重小笔,高价直与才名俱。
然多华丹少泉石,清格往往人间无。
至今百存无一二,存者真伪难分区。
营丘李成称绝迹,峰岩秀拔非常模。
穆之洒落亦其亚,玉堂屏上潇湘图。
董屈许范凡数辈,隐隐俗气藏肌肤。
乃知山水系绝品,笔墨造化非功夫。
要之文章之绪馀,世上真巧归吾儒。
益昌台府少文字,见性文室谈毗卢。
龙门雪景生坐隅,山潜水奥争奔趋。
倚空直干斗孤耸,缘险古道盘萦纡。
拥衲禅僧对寂寞,携琴朝士来崎岖。
主人肆笔聊自娱,新言默与天机符。
公家清白传数世,经济满腹冰霜壶。
一言不用辄掉臂,五年蜀使甘驰驱。
时将素毫写胸臆,宁复意外分精粗。
复古虽清尚许格,与可亦壮非燕徒。
岂如公思脱羁束,破碎嵩华倾江湖。
穷冬从公熟窥看,爱重不觉声嗟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是对每一组诗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第一组:“晋唐诸公重小笔,高价直与才名俱。”

  • 解释:晋唐时期的文人墨客都以小楷书法著称,他们的作品不仅价格昂贵,也因为他们的才学名声而备受珍视。

第二组:“然多华丹少泉石,清格往往人间无。”

  • 解释:他们的书法作品虽然华丽多彩,但却缺少自然山水的元素,这种清雅的风格在当时的文人中是非常罕见的。

第三组:“至今百存无一二,存者真伪难分区。”

  • 解释:尽管有些作品至今尚存,但数量并不多,而且其中的真实性和真伪也很难区分。

第四组:“营丘李成称绝迹,峰岩秀拔非常模。”

  • 解释:有评论家称李成(唐代画家)的书法作品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境界,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就像山峰岩石那样秀丽挺拔,与众不同。

第五组:“穆之洒落亦其亚,玉堂屏上潇湘图。”

  • 解释:穆之的书法潇洒自如,也被认为是一流高手。在玉堂屏风上可以看到他的作品,那是一幅潇湘图,展现了他的才华。

第六组:“董屈许范凡数辈,隐隐俗气藏肌肤。”

  • 解释:董、屈、许、范等人都是书法家,但他们的作品虽然技艺高超,却常常带有世俗的气息,难以摆脱俗气的影响。

第七组:“乃知山水系绝品,笔墨造化非功夫。”

  • 解释:由此可知,山水画是最高级别的艺术品,而书法则是通过笔墨来表达自然之美,并不是单纯依靠技巧就能完成的。

第八组:“要之文章之绪馀,世上真巧归吾儒。”

  • 解释:总的来说,这些书法作品只是文人文章中的余兴之作,真正的智慧和才能还是归于那些儒家学者。

第九组:“益昌台府少文字,见性文室谈毗卢。”

  • 解释:在这些地方,很少有书法作品出现,可能是因为文人更注重修身养性,而不太关注书法艺术。

第十组:“龙门雪景生坐隅,山潜水奥争奔趋。”

  • 解释:在龙门的雪景之中,人们静静地坐着,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好;而在山水之间,水流奔腾,展现出了生命的活力。

第十一组:“倚空直干斗孤耸,缘险古道盘萦纡。”

  • 解释:山峰直插云霄,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感觉;山路蜿蜒曲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第十二组:“拥衲禅僧对寂寞,携琴朝士来崎岖。”

  • 解释:和尚们抱着经书坐在寂静的环境中,而携带着琴的朝士则来到崎岖的地方寻求灵感。

第十三组:“主人肆笔聊自娱,新言默与天机符。”

  • 解释:主人挥洒自如地书写着,既是为了娱乐自己,也是在默默与上天沟通。

第十四组:“公家清白传数世,经济满腹冰霜壶。”

  • 解释:这位文人家族代代传承着清廉的名声,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正直和清冷,就像是装满了冰块的酒壶一样。

第十五组:“一言不用辄掉臂,五年蜀使甘驰驱。”

  • 解释:当他不说话时,总是显得悠然自得;而作为五年任期的蜀使,他也乐于奔驰在遥远的路途上。

第十六组:“时将素毫写胸臆,宁复意外分精粗。”

  • 解释:有时候他会用简单的工具写下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过于追求技巧上的精细。

第十七组:“复古虽清尚许格,与可亦壮非燕徒。”

  • 解释:虽然他的复古风格清新高雅,但他的作品也充满了力量和壮美,不是单纯的模仿。

第十八组:“岂如公思脱羁束,破碎嵩华倾江湖。”

  • 解释:你难道不像那位文人那样思考自由,摆脱束缚,像破碎的美玉一样倾倒出心中的江湖情怀吗?

第十九组:“穷冬从公熟窥看,爱重不觉声嗟吁。”

  • 解释:冬天的时候,我经常仔细观察你的作品,被深深吸引,以至于发出了赞美之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