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愿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注释:
- 不知乃不愠:不知道(不了解)就不会感到生气,即知道(了解)就不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 古人叹难能:古代的人感叹这种情况是很难做到的。
- 我谓直易事:我认为这是一种很简单的事情。
- 学道非干名:学习道德不是为了名利。
- 本无求知心:本来没有追求知识的心情。
- 愠亦何从生:即使生气又从何而来。
- 所以茅檐下:因此选择在简陋的屋檐下休息。
- 高枕曲吾肱:以高枕为乐,弯曲手臂休息。
- 琴书坐中友:在读书写字的时候,身边有琴和书作伴。
- 云山门外朋:与云山之友为伴。
- 肺腑欣有得: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耳目谅无憎:听到看到的事物,没有引起厌恶或反感。
- 愿同子扬子:希望能像扬雄(字子云,东汉著名文学家)一样。
- 白首太玄经:直到晚年仍然能够通晓玄妙的经文。
译文:
我不理解那些事情(不懂),就不会因此而生气,这在古人看来是难以做到的事。
我认为学习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并不是为了名利。
本来没有想要去追求知识的心情,那么生气又从何而来呢?
所以我选择在简陋的屋檐下休息,享受高枕而卧的快乐,同时在空闲时弹奏一曲琴歌,阅读一些书籍,作为我的好友。
在云山之间,我又找到了新的友人。
内心感到非常满足,听到看到的一切都没有引起厌恶或反感。
我希望我能像扬雄一样,到老都能通晓玄妙的经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对古人“不知乃不愠”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他认为真正懂得道理的人并不会因为名利而烦恼,反而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诗中的“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反映了作者对道德修养的看法。他认为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功名利禄,更是为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看法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在简陋的屋檐下休息,享受高枕而卧的快乐,同时也在空闲时弹奏一曲琴歌,阅读一些书籍,这些活动都让他感到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诗中表达了作者希望像扬雄一样到老都能通晓玄妙的经文的愿望,这也体现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和敬畏。
这首诗通过表达对名利看得很淡、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