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哭清湘掾,诸孤未裹头。
盛年能素节,凛气却清秋。
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
无龄还有德,此母不应愁。

忆哭清湘掾,诸孤未裹头。

盛年能素节,凛气却清秋。

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

无龄还有德,此母不应愁。

诗句逐句释义:

  1. 忆哭清湘掾:“回忆哭泣在清湘担任的官职”,这里的“清湘”可能指的是地名或机构名,杨万里在这里可能是在怀念过去在某个职位上的经历和感受。
  2. 诸孤未裹头:“所有的孤儿还未裹头发成小童”这里描述了家族中年轻一代的状况,强调了杨万里对家族后代的关心和责任感。
  3. 盛年能素节:指年轻时就展现出高尚的节操,“素节”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纯洁,坚定不移。
  4. 凛气却清秋:“虽然面对肃杀的秋天,但依然保持着坚毅的气质”。这句话描绘出尽管环境艰难,杨万里仍保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5. 眼底生刍奠:“眼前出现了为逝去的人准备的祭祀用品”,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悼之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
  6. 身前泛柏舟:暗示杨万里生前也如同乘坐在柏木船上一样,经历着人生的风雨和坎坷。
  7. 无龄还有德:“即使没有年龄的增长,依然保持德行”,强调了德行与年龄无关,是一种对人内在品质的高度赞扬。
  8. 此母不应愁:“作为母亲,她不应该为此感到忧愁”,这一句是诗人对朱氏孺人的一种安慰和支持,表达了对其坚强性格的钦佩与祝福。

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通过杨万里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已故四十九叔祖母朱氏孺人的深厚情感。诗中不仅描述了朱氏孺人的生活和家庭情况,还展现了杨万里本人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感情深沉,通过对朱氏孺人生活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家族成员的关怀以及对道德品质的推崇。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杨万里作为南宋文学家的形象,他的诗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