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秃犹云少,书多却道穷。
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
幽梦时能忆,闲题底要工。
不知蝉报夏,为复自吟风。

【赏析】

这首诗写山居的生活。首联“鬓秃犹云少,书多却道穷”,写山居的清贫生活。颔联“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写山居的幽雅环境。颈联“幽梦时能忆,闲题底要工”,写作者在山居生活中所思、所想,表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尾联“不知蝉报夏,为复自吟风”,写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自然。

“鬓秃犹云少”,是说自己虽然头发已经稀疏了,但仍认为自己还不算老,这里用典,“犹云”指晋人陶潜《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潜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自称“归去来”,所以这里说自己“仍认为自己还不算老”。

“书多却道穷”,是说自己虽有很多书,但仍然觉得穷困。“道”字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认为”的意思,与上句相呼应。

“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意思是自己的家在疏疏落落的竹林和高高的青山之间,有一座茅草房子。这两句写山居的环境。

“幽梦时能忆”,意思是自己常常做着清幽的梦境。这一句是说作者常怀乡愁。

“闲题底要工”,意思是自己做的诗词一定要工整。这里用典,“王维《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两句写作者在山居生活中所思、所想。

“不知蝉报夏”,意思是不知道知了为什么在夏天叫唤。这里用典,“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为复自吟风”,“为”字作动词,意思是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几句是说作者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写山居生活,从生活到思想,都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