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明雁腹,酸风迎马头。
如何一雨过,添却满城秋。
楼观色俱喜,槐榆影独愁。
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

【注释】

初日明 :初升的太阳。

雁腹 :大雁腹部的羽毛颜色。此处指天气晴朗。

酸风迎马头 :酸冷的风迎面吹来。

如何一雨过,添却满城秋 :突然一场雨后,城里到处都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楼观色俱喜,槐榆影独愁 :楼上的人看到天晴,都感到高兴;而树下的槐树和榆树的影子只有一个人独自忧愁。

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 :节日期间的公务很少,我得以休息。

【赏析】

《九日登高》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律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当时作者在洛阳与友人岑参相会。全诗描绘了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登高远眺、心旷神怡的情怀。

首联“初日明雁腹,酸风迎马头”,写景生动鲜明。“初日明”点出了时间,即重阳节的清晨。“雁腹”指雁的腹部,这里暗喻天气晴朗。“酸风”是说凉风如酸涩的酒气,形容天气寒冷。“马头”即指人马头上吹来的寒风。“一雨过后,添却满城秋”,此句承上启下,由天气转写秋景。“一雨”即刚刚下的一场雨,雨后万物皆显得更加清新、明亮、生机勃勃,但雨后的秋意也更浓,给人的感觉是秋意盎然,秋色更加浓郁了。“添”字用得很好,既写出了雨后秋天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无限喜爱之情。“色俱喜”三句是全诗的关键,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季的喜爱之情。“色俱喜”指的是楼上的人看到秋空万里无云,天空湛蓝,云朵稀疏,一切都变得如此美丽,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槐榆影独愁”则指的是树下的槐树和榆树的影子被风吹拂着摇曳不定,它们似乎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惆怅。这一句进一步烘托了秋天的凄凉之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颔联“楼观色俱喜,槐榆影独愁”,通过对比手法,将楼上的人和楼下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楼上的人看到天晴,都感到高兴;而树下的槐树和榆树的影子只有一个人独自忧愁。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颈联“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节日期间的公务很少,他得以休息。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惬意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这种厌倦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尾联“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期盼。他希望节日期间的公务能够少一点,这样他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更好地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这一愿望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秋天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也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