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意随宜有,山光入望无。
寒曦不自暖,落木几曾枯。
不分霜前树,长啼月下乌。
苦吟徐便悔,可惜数茎须。
晴眺
野意随宜有,山光入望无。
寒曦不自暖,落木几曾枯。
不分霜前树,长啼月下乌。
苦吟徐便悔,可惜数茎须。
译文
野意随着天气变化而自然地出现,山色在远处望去仿佛不存在。
阳光无法使自己温暖,落叶曾经枯黄。
不分季节的树叶不会提前变白,夜晚乌鸦总是在月光中啼叫。
苦苦吟咏后感到后悔,可惜的是只有几根头发。
注释
- 晴眺:晴朗的日子里远望。
- 野意:指自然界的景象和感觉。
- 随宜:按照需要、情况。
- 山光:指山景的光华。
- 寒曦:初生的太阳或晨光。
- 霜前:霜降之前。
- 月下乌:月亮下的乌鸦,象征孤独。
- 苦吟:过度地吟诵或思考,这里指过度的诗文创作。
- 徐便:逐渐、逐步地。
- 可惜: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第一句“野意随宜有”表现了大自然景象随季节变换而变化的美,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存在。第二句“山光入望无”则表达了诗人在远望时,感受到的是山色的空灵和遥远,强调了山色的虚无感。
第三四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观的无常与变化。诗人观察到即使天气转寒,树木也无法提前变白,而夜间的乌鸦依旧会在月光下自由啼叫,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界的永恒不变,以及生命的顽强。
诗人反思自己的吟咏行为和对自然的感悟,深感自己过于执着于诗文的创作,以至于忽视了自然本身的美,从而产生了遗憾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述和内心世界的深度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