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
不知门外雪,已失月中山。
白璧非愁禹,黄金只铸颜。
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题东江刘长元勤有斋》

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
不知门外雪,已失月中山。
白璧非愁禹,黄金只铸颜。
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

注释:

  1. 蠹简三更寂:蠹简,指陈旧的书卷,三更,指深夜。形容书房内十分寂静。
  2. 寒灯半点悭:寒灯,指微弱的灯光。悭,吝啬。形容书房内灯光微弱,只有一点。
  3. 不知门外雪,已失月中山:不知道门外的雪花已经飘落,月亮已经隐去了山影。
  4. 白璧非愁禹:白璧,指美玉。愁,指忧虑。比喻即使有才华,也不应该因为忧虑而失去追求的机会。
  5. 黄金只铸颜:黄金,指财富。铸,铸造。比喻即使有财富,也应该用来铸造更好的东西,而不是仅仅用于满足个人的奢华和欲望。
  6. 时来漫拈出:时来,指时机到来。拈,选取。意为当遇到合适的机会时,应当把握机遇,不要错过。
  7. 掇取桂枝还:掇,拾起。桂树,指桂花。桂枝,指桂花树枝条。意为当遇到合适的目标时,应当努力争取,不要放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书房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首联“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描绘了书房内的寂静和光线的微弱,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颔联“不知门外雪,已失月中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无知和无奈。颈联“白璧非愁禹,黄金只铸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追求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精神的追求。尾联“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抓住机遇的积极态度,认为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