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
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
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栋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诗句原文: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栋隆。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译文:伟大的圣人降临至天地的三极之中,他作为教师端正了众多的工匠。忠诚和清廉的两位杨绾,再次展现温国的诚信。衡岳崩塌如同支撑天柱的巨大柱子,明堂失去了往日的雄伟与壮观。在初始的时代中,得到了杰出的宰相,无需占卜就能知道未来的吉凶。
注释:此诗为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挽词,表达了对已故官员郇公(即杨万里)的深深怀念。上圣临三极,指帝王或圣人统治天下;维师正百工,则指皇帝或圣人治理国家。忠清两杨绾,指的是杨绾,一位忠臣和清官的代表。诚一再温公,温国,指南宋大臣、理学家朱熹,朱熹被尊称为“朱文公”。初元得名相,指北宋初期的宰相张方平;不待卦非熊,意指不需要占卜即可知晓吉凶,比喻其政绩显赫,无需借助于迷信预测未来。
赏析:该诗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挽词,通过对已故官员郇公生前事迹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其高尚品德及卓越政治才能的赞美。杨万里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述了郇公的一生,既展现了他的个人风采,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诗中使用了典故和比喻,如“夔龙池集凤”暗喻郇公的德才兼备,而“不待卦非熊”则形容其政绩显赫、无需依赖占卜预知未来。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有文学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