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
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
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
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

【注释】

午:正午。乌东:地名,在陕西商州东南。涂(通途):道路。初:刚。险尽涂初坦:指经过艰难困苦的旅途后,眼前出现了平坦的道路。

轻:轻微。寒轻日向中:天气转暖,太阳高照。

迟雨:晚来的细雨。碧:绿色。

荞雪:指荞麦田里积雪像红叶一样,形容霜冻之早。

五日再行役:五天之内还要继续行军作战。

三鞠躬:三次下跪行礼,表示敬意。

只言弃官久:只是说离开官职很久了。

却与在官同:却和在任时一样。

【译文】

正午时分路过乌东,刚刚走过艰险的旅途,看到眼前道路已十分平坦。

天气渐暖阳光明媚,晚来的细雨也显得格外温柔。

稻田里白云缭绕,细雨润物万物葱茏;

荞麦田里积雪如火焰,早春的严寒已经消融。

五天之内还要继续行军作战,连续征战两年,不知疲倦地三次下跪行礼。

只是说他离开官职很久了,实际上他一直在军中效力。

【赏析】

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作者从奉先县(今陕西宝鸡市)到同谷县(今四川广昌)赴成都草堂途中所作。诗人以“行路难”为题,抒写旅途中的艰难与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首联“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描绘出旅途中由险峻变得平坦的景物,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同时暗示着作者对仕途的不满与无奈。

颔联“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通过描绘稻田、荞麦等农作物在雨后霜降时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残酷无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颈联“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直接点明了作者此次出行的目的——征讨安史之乱。而“三鞠躬”则是对战争中牺牲将士的哀悼与敬仰。

尾联“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又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与思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