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
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雾外钟声近,花梢殿脊孤。
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

【注释】

清晓:清晨。趋郡:到郡衙。早炊,早晨吃饭。幽居延福寺:居住在延福寺里。欹(yī)还正:小轿歪歪斜斜地回到正位。欹是倾斜的意思,又通“倚”。纡(wū):曲折。危峰:高大的山。金镜:金色的镜子,这里指山巅积雪。远草:远处的草地。乱琼珠:像琼珠一样飘散。雾外钟声近:寺庙外的钟声隐约可闻。花梢:树梢。殿脊:寺庙的屋脊。孤,高傲,孤单的样子。老僧:僧人。展席:展开席子。傍红炉:靠近火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

首联两句,写诗人早晨起来,到山中幽居延福寺去烧香拜佛、早膳的情景。“小轿欹还正”,说明诗人刚从山上下来,小轿已摆好。“欹”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小心谨慎,也写出了山路崎岖不平的情况;“还正”,则说明诗人已重新整理好了轿子,准备上山。“荒蹊细又纡”,是说山路弯曲,又长又陡,显得十分荒凉寂寞。一个“又”字,更突出了山路的艰险和诗人的孤独凄凉。这两句诗,为后两句所写“危峰”“远草”作了铺垫。

颔联两句,写诗人登临山巅所见的景物。“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是说,诗人登上山顶,只见那高高的山峰犹如一面巨大的金镜子,而远方的草地,则像散落在空中的琼珠。这两句诗把山巅的景色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富有诗意。“金镜”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山峰的壮丽奇伟,给人以崇高美的感觉;“乱琼珠”句,以拟人化的笔法,把远处的草地比作散落在空中的珍珠,使人产生朦胧美的感觉;而“危峰”与“远草”两个名词,又使画面更加清晰明朗,从而构成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

前两联都是写景,后两联则是写情。颈联两句,写诗人在山中闲坐时听到远处的钟声,看到树上的花梢,感到十分孤寂寒冷。“雾外钟声近”,是说在茫茫的雾气之外,可以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花梢殿脊孤”,是说那寺庙的屋脊,只有一朵孤零零的花朵,显得格外高傲冷艳。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而且进一步烘托了山中的寂静空荡气氛。

写诗人看到老和尚在火炉旁给他铺开被褥,使他感到十分温暖。“老僧知我冷”,是说老和尚看出诗人感到冷了,便给他铺开了热被褥。“展席傍红炉”,是说老和尚把被褥铺好以后,就走到火炉旁边去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老和尚的感激之情,又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感。全诗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深远清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