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得闲来尽未闲,颇缘幽事搅心间。
卧听雪作披衣起,不待天明带月看。
更觉梅枝殊摘索,只惊蓬鬓却羁单。
飞花岂解知人意,风里时时戏作团。
注释:
道得闲来尽未闲,颇缘幽事搅心间。
卧听雪作披衣起,不待天明带月看。
更觉梅枝殊摘索,只惊蓬鬓却羁单。
飞花岂解知人意,风里时时戏作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冬日雪中所作,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道得闲来尽未闲”,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闲适之地,但却感到内心并未真正放松的心情。这里的“道得闲”可以理解为诗人虽然暂时得到了休息和放松的机会,但内心深处仍然无法摆脱对生活的忧虑和对自由的向往。而“尽未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即使看似得到了休息,但实际上内心依然无法宁静。
第二句“颇缘幽事搅心间”,则具体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幽事”可以理解为诗人所经历的孤独、寂寞或困扰等难以言表的心事。这些心事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不断干扰着诗人的心绪,使得他无法真正地放松下来。这种内心的纷扰使得诗人即使在看似悠闲的环境中也感到无法真正放松。
第三句“卧听雪作披衣起,不待天明带月看”,则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躺在床上听着外面飘落的雪花,被这美妙的景色所吸引,于是起身穿上衣服欣赏窗外的美景。这里的“带月看”既指观赏月亮,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月光下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然而,由于内心的纠结和不安,诗人并没有真正沉浸在这份美好之中,而是选择等待天亮后再去享受这难得的美景。这种等待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第四句“更觉梅枝殊摘索”,则是诗人在雪夜中对梅花的特殊感受。这里的“梅枝”可以指代诗人自己或者身边的梅花树等自然景物。诗人看到梅花枝头挂着晶莹的雪花,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殊摘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欣赏和感悟。他认为这些梅花就像被摘下的绳索一样,虽然美丽却无法自由自在地飞翔。这种比喻既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束缚之感。
第五句“只惊蓬鬓却羁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的形象和状态。这里的“蓬鬓”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形象或者周围人的外貌特征。他看到周围的人们都被大雪所困,不得不裹着厚厚的棉衣四处寻找避寒的地方。而他自己因为年纪较大,头发已经稀疏,因此显得更加狼狈不堪。这里的“却羁单”可以理解为他因为年纪较大而显得有些孤独无助的状态。这种孤独和无助感使得他更加渴望得到自由的解脱。
第六句“飞花岂解知人意,风里时时戏作团”,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这里的“飞花”可以指代雪花或者其他飘落的花瓣等自然现象。诗人观察到这些飞花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嬉戏玩耍一般。然而,他却发现这些飞舞的花瓣并不能完全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意志。这里的“风里时时戏作团”,可以理解为风吹过树枝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是在玩捉迷藏一样。这种声音让诗人想起了小时候玩耍的场景,让他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回忆。然而,现在他却感到有些怀念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由和情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诗歌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