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岸树日犹明,归到州桥月已升。
水与天争一轮玉,市声人语两街灯。
迎来送往须成雪,索笔题诗砚欲冰。
净洗红尘烦碧酒,倦来不觉睡腾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迓使客夜归四首》之一,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 去时岸树日犹明,归到州桥月已升。
- “去时”指的是离开的时候,“岸树”指河边的树木。”日犹明”表明当时太阳依然明亮。
- “归到”表示到达目的地。”州桥”是地名,可能意味着诗人是在经过某座桥梁时返回的。”月已升”说明月亮已经开始升起。
- 水与天争一轮玉,市声人语两街灯。
- “水”指河水,“天”指天空。”一轮玉”形容月亮像玉一样明亮。
- “市声人语”描绘了城市的喧嚣和人们交谈的声音。”两街灯”指两个方向都有路灯照明。
- 迎来送往须成雪,索笔题诗砚欲冰。
- “迎来送往”可能指的是接待客人的场景,“须成雪”形容场面热闹,如雪花一般纷纷扬扬。”索笔题诗砚欲冰”则形容作者因为写作而手指冰冷。
- 净洗红尘烦碧酒,倦来不觉睡腾腾。
- “净洗”可能是指彻底洗净,摆脱尘世的纷扰。”红尘”是佛教用语,比喻世间烦恼。”烦碧酒”可能是说通过饮用碧绿清澈的美酒来洗涤心灵。”倦来不觉睡腾腾”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到疲倦,但并未真正入睡,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接待宾客时的繁忙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在描写夜晚城市生活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