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水吹波解舫斋,南徐吊古上高台。
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于月底梅。
对著酒船手持蟹,管渠秋井骨生苔。
壁间挂舌那能许,一斗百篇真快哉。

宛水吹波解舫斋,南徐吊古上高台。

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于月底梅。

对著酒船手持蟹,管渠秋井骨生苔。

壁间挂舌那能许,一斗百篇真快哉。

注释:

  1. 宛水:指的是南阳地区的水流,宛是古地名,今河南南阳一带。
  2. :古代读书人的书房。
  3. 南徐:指古代南京的南部地区,即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4. 高台:高处的平台或楼阁,通常用于观景或者祭拜。
  5. 岸巾过我灯前语:形容在灯烛光下与对方交谈的情景。
  6. 赠句清于月底梅:用月亮下的梅花来比喻对方的诗句,意思是对方的句子清新如月下之梅。
  7. 对著酒船手持蟹:描述一种饮酒作乐的场景,手持螃蟹享受生活。
  8. 管渠秋井骨生苔:通过描写秋天的管道和井口长出苔藓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9. 壁间挂舌那能许:形容墙壁上挂着的东西,无法满足某人的欲望。
  10. 一斗百篇真快哉:意味着能够一口气写出一百篇文章是多么快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热闹的画面。首联“宛水吹波解舫斋,南徐吊古上高台”展现了诗人在宛水边散步,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前往南徐地区进行一次古迹的探访。颔联“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于月底梅”则转入室内,描述了诗人在灯前与友人畅谈的情景,友人的诗句清新脱俗,如同月下梅花般令人赞叹。颈联“对著酒船手持蟹,管渠秋井骨生苔”进一步描绘了饮酒赏月时的乐趣以及秋天井口生苔的景色,传达出岁月流转、人事更迭的哲理。末联“壁间挂舌那能许,一斗百篇真快哉”则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前面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信心和自豪。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有丰富的画面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